20世纪60年代,激光使得利用光的各种属性(干涉、衍射、偏振、反射、吸收和发光等)的光检测技术,作为非接触、高速度、高精确度的检测手段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由于光纤不但具有良好的传光特性,而且其本身就可用来进行信息传递,无需任何中间媒体就能把测量值与光纤内的光特性变化联系起来,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光纤传感器就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当时,光纤传感器真正投入实际应用的却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与传统的传感技术相比,光纤传感器的优势是本身的物性特性而不是功能特性。因此,光纤传感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利用光纤质轻、径细、强抗电磁干扰、抗腐蚀、耐高温、信号衰减小、集信息传感与传输于一体等特点,解决常规检测技术难以完全胜任的测量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光通信带动下的光子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光纤传感器呈产业化发展,在国际上形成了五大应用领域,即医学和生物、电力工业、化学和环境、军事和智能结构。
本书从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设计和应用角度,系统地介绍和论述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光纤传感器系统的构成、光纤传感器涉及的各种光学原理和光学效应,使读者对光纤传感器有个清晰的认识和掌握。本书介绍了基于不同调制方式的光纤传感器的类型及其应用,使得读者进一步了解光纤传感器的种类以及不同类型光纤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从而完成自己的方案分析和设计。本书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光纤传感器中的新秀——光纤光栅传感器,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信号的解调和复用技术; 最后介绍了目前最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光纤器件及原理。本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介绍的同时,体现了研究型和设计型的特点。在每章的最后,还配有具有讨论型、设计型和研究型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大多是光纤传感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读者思考后会对光纤传感器的概念、技术和应用等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书是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光纤传感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博士后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的,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赵勇
2006年8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