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编定,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报考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明新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1版(1983年)、第2版(1991年),以及朱张校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3版(2001年)的基础上重编的。本书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由于本书主要供非材料类专业学生使用,因此重点在于阐明各种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应用,以及正确选材和用材的基本知识。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和研究单位把“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并把《工程材料》教材作为重要参考书。因此本书加强了材料学方面的内容,以利于加强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同时重视材料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引入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工程材料》第4版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由第1章、第2章组成,阐述了工程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其内容为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第二部分为工程材料知识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7章。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知识。同时对功能材料和其他新材料作了介绍,以扩展学生的材料知识面。第三部分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由第8章至第10章组成。介绍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知识以及工程材料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热能设备、化工设备及航空航天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工程材料的应用”一章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讲授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学。书中引入了较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书的重点是第2、3章和第9章。

本书力求语言简洁,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科学性、实用性强,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

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及辅导》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教师教学参考书》,制作了《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光盘,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资源。以上教学资源都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资助下,作者研制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了工程材料课程网站。《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本书编写者分工如下: 

绪论、第1章1.1、1.2节、第2章2.1至2.4节、第9章9.3至9.5节由朱张校编改。

第1章1.3节、第4章、第7章由张弓编改。

第1章1.4节、第5章、第6章由张华堂编改。

第2章2.5节、第3章3.1、3.2节、第9章9.1节、第10章10.4节由王昆林编改。

第2章2.6节、第8章、第10章10.2、10.3节由张人佶编改。

第3章3.3节、第9章9.2节、第10章10.1节由姚可夫编改。

第3章3.4节由吴运新编改。

第10章10.5、10.6节由巩前明编改。

附录1、3由张欣整编,附录2由吴运新整编,附录4、5由朱张校整编。

书中显微组织照片由丁莲珍、张欣、朱张校提供。

郑明新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审阅了全书。全体编者对郑明新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朱张校 姚可夫 2009年1月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