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本书是基于原货币银行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主要适用于应用型特色的高等院校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

  本书与其他一些相关教材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系统性强。本书的内容结构和章节安排都做到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系统性很强。

  第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货币银行学作为财经类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介绍货币金融知识的教材也非常多,但非金融专业的金融专业化现象比较普遍。在国内高校中,金融专业的学生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开设有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但在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方面各有不同。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金融专业课的基础;而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货币银行学则更多带有公共课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金融知识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三基”教学是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的最大特色。因此,有必要编写一本适用于非金融专业教学使用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材。

  第三,针对性强。在本书中将金融理论教学、资料介绍和案例分析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掌握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应用型特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四,内容新颖。本书充分吸收已有的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反映经济金融的新变化、新动向,使学生能在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及时了解金融的前沿问题。同时,本教材中选择的案例都是近些年来国内、国际的最新资料。

  第五,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各章均附一个“案例与分析”,首先提出基本原理,然后陈述案例内容,接着进行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充分消化所学的知识。

  本书共十一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四章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七章  外汇、汇率与国际收支;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本书由刘建波拟订编写大纲,并与编写人员共同讨论后修订。本书各章节的撰写者是:第一、六、七、九章,刘建波;第二、三、五、十一章,李晓君;第四、十章,王玲玲;第八章,刘伟。全书最后由刘建波修改定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在此谨向有关作者深表谢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除主要适用于非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之外,也可作为大专、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学习资料和培训教材。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虽然前后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由于水平所致,难免有纰漏和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这将是不断提高我们水平的绝佳时机。

  

编  者

II

金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