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打下一个既有一定的知识面、又有一定专业深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许多院校都将它定为核心课程和考研课程。其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各个主要组成系统部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其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和数字电路等,后续课程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原理和操作系统等。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内容多并且更新快。
概括起来,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 结构清晰、内容翔实。对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也涉及到它们的应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 将计算机的数据表示单列一章,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将处理对象(信息)表示成数据,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等问题,使学生从数据流动的角度来学习计算机组成的原理(即数据形成-表示数据、数据运算-运算器、数据存储-存储器、程序数据-控制器、数据传输与交换-总线和输入输出系统),加深对本书的理解。
● 力图反映新技术、新动向,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要。比如在存储系统这一章增加了闪速存储器,在输入输出系统这一章中增加了USB接口等新内容,相对于其他同类教材,根据目前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本书增加了计算机系统这一内容。
● 配有大量习题,为读者提供较多的理解相关知识和练习的机会,并提供了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
●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各个章节内容相对独立,按照计算机的整体概念系统地介绍相关知识,便于自学。
本书共分10章: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概论、数据表示。第3~8章介绍计算机的各个子系统(运算系统、存储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总线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原理。第9章对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进行了讨论。第10章对计算机的系统和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了一些介绍。总的学时建议为80学时左右为宜。
本教材由石磊主持编写,并最后完成统稿、修改和定稿。裴洪文、卫琳、韩英杰与石云等参与了编写工作,石娟、李雪、邹军参与了部分国外文献资料的翻译工作。韩英杰、石磊完成了配套教学课件的制作。同时,感谢石敬之、李士贞、石育澄、卫志发、李善惠、刘宝成、刘天伦、邹睿石和丁晓光等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所付出的努力。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我们的邮箱是:huchenhao@263.net。
作 者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