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1.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 957.4亿美元,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对外贸易货物的进出境都是通过报关活动来完成和实现的。因此,我国外贸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产生了对报关人员的大量需求,对报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正是基于我国对外贸易和报关业务的现实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旨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目前我国进出口报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报关从业人员。  进出口报关业务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对外贸易、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方方面面,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报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也会不断得以健全和完善。这可以从全国人大、国务院、海关总署和商务部等国家职能部门发布的一系列与报关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清晰地反映出来。基于报关业务的这一特点,本教材紧密联系我国对外贸易和报关业务的现实发展状况,结合我国最新发布的报关业务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在系统阐述目前我国与报关活动有关的对外贸易和海关管理的系列制度和措施等报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计算以及报关单填制等报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体现出了与时俱进、全面系统的鲜明特色。  本教材由张兵主编,李翠莲、秦立杰和张娟等同志提供了部分初稿。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的薛敬孝教授、刘重力教授、李坤望教授和张伯伟教授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给予了编者无私的关怀、鼓励、指导和帮助;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为本教材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并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编者对他们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学者的相关著作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公布的外贸和报关业务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可以说,本教材编写工作的顺利完成凝结了众多学者和报关实务界人士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本教材编者向所有相关学者、报关政策制定者和报关业务实践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限,书中的错误和纰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2006年7月于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