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是为大学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编写的教材,主要分析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及二端口网络,注重基本概念和电路的理论及应用,力求使本书的广度和深度满足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和实习实训的需要。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电路模型和电路理论,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的伏安特性及电路的KCL和KVL。第2章主要介绍简单电路中串、并联电阻的分析方法,电阻的Δ形连接和Y形连接的等效变换,非理想电压源与非理想电流源之间的相互等效。第3章研究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第4章介绍几个重要的电路定理,包括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利用这些定理可将有些电路的分析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也可以用它们推导电路的其他定理。第5章主要分析动态电路,包括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介绍各种响应的概念,如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暂态响应、稳态响应、强制响应、固有响应及全响应等,对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了用三要素法求解直流激励时一阶电路全响应的过程,分析了二阶RLC串联电路和GLC并联电路在直流激励时的全响应。第6章主要介绍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伏安特性在图中的相量表示形式,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第7章介绍了如何得到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相量模型的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中常用的各种功率,包括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等,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在章末介绍了谐振的概念及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第8章介绍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第9章介绍二端口网络参数的定义以及分析计算,分析在串联、并联和级联情况下单级二端口网络与多级网络参数之间的关系,介绍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和网络参数。第10章是电路实验,包括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的实验、动态电路实验、测试动态元件的频率特性的实验、测定正弦稳态电路参数的实验、含互感的正弦稳态电路的测试实验、串联谐振电路实验及测定二端口网络参数的实验等。目的是通过实验考查本科生必备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由赵桂钦主编,高继森和林昕为副主编。林昕编写了第1章,赵桂钦编写了第2~7章,高继森编写了第8~10章。全书由赵桂钦统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陈绍东、刘学雨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感谢杨志飞老师及赵杰、张晶、谢军、贡玉芳等同学的大力帮助。本书的完成得益于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作者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参考了许多同仁的编写经验和资料,在此向参考文献中的所有作者表示感谢。作者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魏江江同志,他的大力支持使本书得以尽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