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审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审计学已成为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重要课程。本书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而编写的,可供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本科生及其他有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也可供广大实际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教材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采用了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充分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审计学教材的优点,吸收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教材结构合理,符合认知规律。在教材结构上,基本上是根据审计学的内在逻辑规律和初学者的认知规律来安排的。本书共分四篇: 审计职业及其环境; 审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审计实务; 其他鉴证业务及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这种安排利于更好地教和学。
2. 按业务循环编排审计实务。本书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业务循环法阐述审计实务的内容,即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若干循环,分别对各循环进行审计。这种安排思路清晰,利于学生掌握审计实务的要点,也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 内容全面、新颖。本书共二十一章,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内容。本书在阐述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同时,也涉及了其他常见的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还涉及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与一般的国内教材相比,本书还增加了国外教材中的新内容——舞弊审计和网络鉴证。
4. 适量的案例。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每一章的开始和正文中我们安排了一些必要的案例,进一步丰富了教材的内容。
5. 立足中国实际,采用新准则。本书尽管吸收了国外一些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但立足点仍是我国的审计实践,为指导我国的审计实践服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6. 配有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为了便于教学和自学,本书还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本书由南开大学张继勋教授任主编,南开大学程悦讲师任副主编。本书由主编提出详细写作大纲,并对全书进行了总纂。本书各章撰写的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十九章: 张继勋; 第二章、第十八章: 周冉; 第三章、第二十章: 程悦、孙岩;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杨明增、孙岩; 第七章: 张红英、杨明增; 第八章: 程悦、孙岩; 第九章: 张继勋、程悦; 第十章: 任力、陶能虹; 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 张继勋、周冉;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梅丹、陆宇建; 第十六章: 梅丹、张红英; 第十七章: 梅丹; 第二十一章: 陆宇建、周冉。上述参编人员除杨明增副教授为山东经济学院教师、张红英副教授为浙江财经学院教师外,其余均为南开大学会计学系教师和博士生。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书中一定还有不少缺点乃至错误,欢迎各位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张继勋
2007年10月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