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求题图11所示电路中1.4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1和0.5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2。
解设电压源中的电流和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参考方向如题图11(a)所示。由题图11(a)可得
I=-0.5+1.45+6∥3=-0.3A,U=1.4V
题图11
题图11(a)
则1.4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1=1.4×(-0.3)=-0.42W
0.5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2=1.4×0.5=0.7W
12电路如题图12所示,求:
(1) a,b两点间开路电压Uab;
(2) a,b两点间短路电流Iab。
解
(1) 当a,b两端开路时,由KCL有I+3I=1,解得I=0.25A。由此可得开路电压
Uab=-6I+2=-0.25×6+2=0.5V
(2) 设短路电流方向如题图12(a)所示。由KCL有
I+3I=1+Iab
则
I=1+Iab4
题图12
题图12(a)
由KVL有6I=2,即
6×(1+Iab)4=2
解得Iab=13A。
13求题图1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x。
题图13
解由KCL及KVL,有
5Ix+(2+Ix)×3+4Ix=12
解得Ix=0.5A。
14求题图1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根据电路元件特性及KCL(题图14(a)所示电路),可得
i=iC+iR=12×ddt(2e-t)+2e-t2=-e-t+e-t=0
题图14
题图14(a)
15电路如题图15所示,求10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解设所需支路电流如题图15(a)所示。由题图15(a)得
I2=10-68=0.5A,I3=1010=1A
题图15
题图15(a)
由KCL可得10V电压源中的电流为
I1=-1-4+I2+I3=-1-4+0.5+1=-3.5A
所以,10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10I1=10×(-3.5)=-35W
16求题图16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
解采用加压求流法(见题图16(a)),有
U0=10I0+U(1)
U=100×I0-U20+2U(2)
题图16
题图16(a)
由(2)式得U=25I0,代入(1)式得
U0=10I0+25I0=35I0
则R=U0I0=35Ω。
17求题图1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i,图中受控源是电流控制的电流源。
解用加压求流法求Ri。电路如题图17(a)所示。
题图17
题图17(a)
回路方程为
(R1+R2+R3)I2-R3I3=U0(1)
-R3I2+(R3+R4+R5)I3+βI2R4=0(2)
由(2)式得
I3=R3-βR4R3+R4+R5I2(3)
将(3)式代入(1)式,得
U0=(R1+R2+R3)-R3-βR4R3+R4+R5R3I2
则入端电阻为
Ri=U0I0=U0I2=(R1+R2+R3)(R3+R4+R5)-R3(R3-βR4)R3+R4+R5
18电路如题图18所示。问RX为何值时电流I为零?
解当URX=4V时,I=0。I=0时电路如题图18(a)所示。由题图18(a)有
URX=6RX6+RX×2=4
解得RX=3Ω。
题图18
题图18(a)
19求题图19所示电路中5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S。
解设电流I如题图19(a)所示。由KCL,有I=2A。再由KVL有
题图19
题图19(a)
US=20×(-5)-10I=-100-20=-120V
题图110
110题图110所示四端网络外部若干电压为U12=10V,U14=20V,U32=5V。电流如图中所注明(电压、电流均为直流),求这个四端网络所吸收的总功率。
解由KVL有U34=U14-U12+U32=20-10+5=15V。
设四端为参考点,该四端网络对外等效为三个端口,分别为14、24、34端口,则四端网络吸收的总功率为
P=I1U14-I2U24-I3U34
=5×20-(-10+20)×1-2×15=60W
111写出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图111所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各支路电流所需的方程式(不必求解,只写方程)。
解设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如题图111(a)所示。
节点电压方程为
1R1+1R2+1R4UA-1R4UB=U1R1-U2R2
-1R4UA+1R4+1R3UB=-IS+U3R3
题图111
题图111(a)
各支流电流为
I1=UA-U1R1,I2=UA+U2R2,
I3=UB-U3R3,I4=UA-UBR4
题图112
112写出用节点电压法求题图112所示电路中节点电压UA和UB所需的方程(只列方程,不必求解)。
解节点电压方程为
1R2+R1+1R3+1R4UA-1R4UB=US1R1+R2
-1R4UA+1R4+1R5UB=IS+US2R5
113一个网络的节点电压方程组可用下列矩阵方程来表示,试说明该网络中有无受控电源,并画出其具体电路图。
1R1+G2-G20
-G2G2+G3+G4-G3
0g-G3G3+1R5U1
U2
U3=IS
0
0
题图113
解因系数行列式不对称,所以电路中有受控源(压控电流源)。受控源接在节点3上,控制量为节点2的电压。此方程对应电路如题图113 所示(对应的电路不唯一)。
114求题图114所示电路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I。
解将题图114中受控电流源转换成受控电压源(题图114(a)所示电路)。
题图114
题图114(a)
解法1: 回路法(电阻单位为kΩ,电流单位为mA,电压单位为V)
设回路电流如题图114(a)所示,则回路电流方程为
5I1-2I2-2I3=-10
-2I1+3I2+6I3=2i
I2=2
i=I1(1)
(2)
解得I3=-2.45mA,则流过电阻R的电流 I=-I3=2.45mA。
题图115
解法2: 节点法
选参考节点如题图114(a)所示,节点电压方程为
13+1+12U1-U2=103+2i
-U1+1+13U2=2-2i
i=U1-103
以上3式联立求解,得U2=7.36V,则I=7.363=2.45mA。
115电路如题图115所示。求图中1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解按叠加定理将原电路分解为2个电路,如题图115(a)和题图115(b)所示。
题图115(a)
题图115(b)
由题图115(a)得
U′=-(3+2∥2)×1=-4V
由题图115(b)得
U″=22+2×4=2V
则
U=U′+U″=-2V
116题图116所示电路方框内是不含有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网络。aa′接直流电压U1,bb′接直流电压U2,cc′两端的开路电压为U3。已知U1=2V、U2=3V时,U3=1V; U1=3V、U2=2V时,U3=2V。当U1=10V、U2=10V时,U3应是多少?
题图116
解由叠加定理,可设U3=K1U1+K2U2,代入已知条件有
1=K1×2+K2×3
2=K1×3+K2×2
解得K1=45,K2=-15。则当U1=10V、U2=10V时,得
U3=45×10-15×10=6V
117求题图117所示电路的等效二端网络电路中的U0和Ri。
题图117
解
U0=-183+6×6=-12V
Ri=2+3×63+6=4Ω
118求题图118所示电路中电阻负载吸收的功率。
解电阻负载左侧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18(a)所示。由题图118(a)有
0.5=2525+R
题图118
题图118(a)
解得R=25Ω。
电阻吸收的功率为
P=0.52×25=6.25W
题图119
119用戴维南定理求题图119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1) 求开路电压U0的电路如题图119(a)所示。
列写回路方程
I1=1A
9I2-3I1=6
解得I2=1A,I1=1A。
由题图119(a)中外电路的KVL方程得
U0=-8I1+6-3I2=-8+6-3=-5V
(2) 求等效内阻Ri的电路如题图119(b)所示。
可求得
Ri=8+6×36+3=10Ω
(3)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19(c)所示,并由此求得
I=-518=-0.278A
题图119(a)
题图119(b)
题图119(c)
120电路如题图120所示。
(1) 求ab端口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2) 若a,b两端接5Ω电阻,求该电阻吸收的功率。
解题图120所示电路中
I=96+3=1A
U0=-6I+3I=-3I=-3V
求内阻电路如题图120(a)所示,图中
I=6I13+6=23I1
U=-6I+3I=-6×2I13+3×2I13=-2I1
则
Ri=UI1=-2Ω
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0(b)所示。由题图120(b)可得I=-1A,则电阻吸收的功率为
P=I2R=5W
题图120
题图120(a)
题图120(b)
121电路如题图121所示,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5Ω电阻的电流I。
解求开路电压U0和等效电阻Ri的电路如题图121(a)和题图121(b)所示。
由题图121(a)得回路电流方程为
9I1-2I2=-27
I2=9
解得I1=-1A,则
U0=-3I1-I2=3-9=-6V
由题图121(b)得入端电阻
题图121
题图121(a)
Ri=6×36+3+1=3Ω
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1(c)所示,则
I=-63+5=-0.75A
题图121(b)
题图121(c)
122用戴维南定理求题图12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电流源左侧开路时的电路如题图122(a)所示,图中
i=-105×103=-2mA
U0=2i×1-i×2=0V
题图122
题图122(a)
加压求流法求内阻Ri的电路如题图122(b)所示,图中
i=25I
由KVL可得
U=(I+2i)×1+3i=3I
则等效内阻Ri=UI=3kΩ。其戴维南等效电路为一个3kΩ的电阻。题图122电路可等效为题图122(c)所示的电路。
题图122(b)
题图122(c)
由题图122(c)所示电路,可求得
I=33+2×2=1.2mA
123用戴维南定理求题图12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L。
解求开路电压U0和求短路电流Id的电路分别如题图123(a)和题图123(b)所示。题图123(a)中,有
I=USR1+R2
U0=-βR3I+R2I=R2R1+R2US+-βR3R1+R2US=R2-βR3R1+R2US
题图123
题图123(a)
题图123(b)中,Id=I-IR2。
将题图123(b)所示电路化简为题图123(c)所示电路。图中,
R4=R3R2R3+R2,UR4=(1+β)R4
题图123(b)
题图123(c)
可求得电流
I=USR1+(1+β)R4
由题图123(b)有
IR2=UR4R2=(1+β)R4USR2[R1+(1+β)R4]
Id=I-IR2=USR1+(1+β)R4-(1+β)R4USR2[R1+(1+β)R4]=[R2-(1+β)R4]USR2[R1+(1+β)R4]
从而得内阻
Ri=U0Id=(R2-βR3)[R1+(1+β)R4]R2(R1+R2)[R2-(1+β)R4]=R1R2+R1R3+(1+β)R2R3R1+R2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3(d)所示。由此求得
IL=U0Ri+RL=(R2-βR3)USR1R2+R1R3+(1+β)R2R3+R1RL+RLR2
求内阻Ri,也可用加压求流法,电路如题图123(e)所示。
由分流公式,有
I=-R2R1+R2IS
题图123(d)
题图123(e)
由KVL有
US=R3IS-βR3I+(I+IS)R2
可求得
Ri=USIS=R1R2+R1R3+(1+β)R2R3R1+R2
124求题图124所示电路ab端口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题图124(a)所示电路中,ab端口的开路电压U0=U2,求U2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12+12+1U1-U2=3
1+12U2-U1=-4I1
I1=U12
题图124
题图124(a)
解得U0=U2=-0.75V。
求内阻Ri的电路如题图124(b)所示。
回路电流方程为
(2+2)Ia-2Ib=0
(1+2+1)Ib-2Ia-2Ic=-8I1
-2Ib+(1+2)Ic=U+8I1
I1=Ib-Ia
解得I=Ic=2U3,则
Ri=UI=1.5Ω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4(c)所示。
题图124(b)
题图124(c)
125电路如题图125所示,求电流I。
解题图125中受控源部分可等效成一个25Ω电阻,如题图125(a)所示。
题图125所示电路可等效为题图125(b)所示电路。
题图125
题图125(a)
题图125(b)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5(c)所示,其中
U0=50-2×12.5=25V(叠加),Ri=12.5Ω
由题图125(c)所示电路可求得
I=2512.5+7.5=1.25A
题图125(b)
题图125(c)
126题图126所示电路中受控源为压控电压源。问电阻R为多大值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是多少?
解题图126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6(a)所示。当R=Ri(匹配)时,R可获最大功率。
题图126
题图126(a)
求戴维南等效电路中开路电压U0和内阻Ri的电路分别示于题图126(b)和题图126(c)。
题图126(b)所示电路中,节点电压方程为
12+12+110+10Un=102-0.5U220
解得U2=Un=4.65V,则
U0=4.65+0.5×4.6520×10-0.5×4.65=1.16V
题图126(c)所示电路中
U2=111U
I=U10+1+U+0.5U210=43220U
Ri=UI=5.12Ω
题图126(b)
题图126(c)
由题图126(a)所示电路,可得R=Ri=5.12Ω时获最大功率
Pmax=1.1624×5.12=0.0657W
127已知题图127所示电路中电流Ix=0.5A。求电阻Rx及电流I。
解法1:
将题图127中3个2Ω电阻做→△变换,所得电路如题图127(a)所示。
题图127(a)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7(b)所示。
题图127
题图127(a)
题图127(b)
由题图127(b)有0.5=42+Rx,解得Rx=6Ω。
由题图127(a)电路求得
I=-63+66+36+0.5=-4A
解法2:
对题图127(a)电路应用替代定理再进行叠加,所得电路如题图127(c)、(d)所示。
题图127(c)
题图127(d)
题图127(c)所示电路中
U′=4V,I′=-113A
题图127(d)所示电路中
U″=-1V,I″=-13A
由叠加定理得
U=U′+U″=-1+4=3V,I=I′+I″=-4A
再由题图127(a)所示电路得
Rx=UIx=30.5=6Ω
128题图128所示电路中,已知方框内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当a,b端接入电阻R=4Ω时,测得电压Uab=4V,2Ω电阻中电流I=1.5A; 当a,b端接入电阻R=12Ω时,测得电压Uab=6V,2Ω电阻中电流I=1.75A。
(1) 求a,b两端戴维南等效电路。
(2) a,b两端接入电阻R为何值时,2Ω电阻中电流I=1.9A。
解(1) a,b两端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8(a)所示。
由题图128(a)和已知条件有
4R0+4U0=4
12R0+12U0=6
解得U0=8V,R0=4Ω。
设R两端电压为US,利用替代定理,原电路等效为题图128(b)所示。
题图128
题图128(a)
题图128(b)
设US=1V单独作用,在2Ω电阻产生电流为GUS; 框内电源单独作用,在2Ω电阻产生电流为I′。由叠加定理得
4G+I′=1.5
6G+I′=1.75
解得G=0.125S,I′=1A。
在2Ω电阻中产生1.9A电流所需电压由GUS+I′=1.9求得,为US=7.2V。再由题图128(b)有
US=RR+4×8
解得R=36Ω。
题图129
129求题图129所示电路中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L。
解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求开路电压U0的电路如题图129(a)所示,可得关系式
U0=-UA+US
UA可根据题图129(a)电路由下往上逐级电源等效变换求得(如题图129(b)所示),则
UA=US8,U0=-UA+US=78US
由题图129(a)电路求得内阻Ri=R。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29(c)所示,由此得
UL=U0R+RLRL=7RL8(R+RL)US
题图129(a)
题图129(b)
题图129(c)
130题图130所示电路中,方框内部为一含有独立电源的电阻网络A。已知
(1) 当IS=1A时,a,b间开路电压Uab=5V;
(2) 当IS=2A时,a,b间开路电压Uab=7V;
(3) 当IS=0时,a,b间短路电流Iab=1A。
现在a,b间另接一电流源I′S(题图130(a)所示电路)。求当IS=-3A,I′S=4A时的电压U。
题图130
题图130(a)
解对题图130电路应用叠加定理,得题图130(b)所示电路。其中,U′ab为IS=1A单独作用产生的电压,U″ab为A中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压。
题图130(b)
根据已知条件(1),(2)有
U′ab+U″ab=5
2U′ab+U″ab=7
解得U′ab=2V,U″ab=3V。
由已知条件(3)有
Ri=U″abIab=31=3Ω
对题图130(a)电路应用叠加定理,得题图130(c)所示电路。
题图130(c)
题图130(c)所示电路中
U′=-3U′ab=-3×2=-6V
U″=3×4+3=15V
则
U=U′+U″=-6+15=9V
131题图131(a),(b)所示电路中,N为同一线性无源电阻网络。求题图131(b)电路中
题图131(a)
题图131(b)
(1) R=210Ω时,电流i1。
(2) R为何值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
解由特勒根定理得
u1i^1+u2i^2+u3i^3+∑bk=4uki^k=u^1i1+u^2i2+u^3i3+∑bk=4u^kik(1)
因为
∑bk=4uki^k=∑bk=4ikRki^k,
∑bk=4u^kik=∑bk=4i^kRkik
则式(1)变为
u1i^1+u2i^2+u3i^3=u^1i1+u^2i2+u^3i3(2)
将题目所给条件:
u1=70V,u2=0,u3=14V,i1=-0.5A,i2=0.2A,i3=0(对应题图131(a));
u^1=Ri^1,u^2=105V,i^3=-3.5A,且u^3,i^1,i^2均未知(对应题图131(b))。
代入式(2),得
70i^1+0×i^2+14×(-3.5)=Ri^1×(-0.5)+105×0.2+u^3×0
(70+0.5R)i^1=49+21=70
i^1=7070+0.5R(3)
(1) 当R=210Ω时,i1=i^1=0.4A。
(2) 由题图131(a)可求出题图131(b)11′右边电路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等效内阻Ri=70/0.5=140Ω,所以R=140Ω时功率最大,此时(利用式(3))
i^1max=7070+0.5×140=0.5A
Pmax=0.52×140=35W
132题图132所示电路中,方框部分为含独立源和电阻的网络。当端口a,b短接时,电阻R支路中电流I=IS1。当端口a,b开路时,电阻R支路中电流I=IS2。当端口a,b间接电阻Rf时,Rf获得最大功率。求端口a,b间接电阻Rf时,流过R支路的电流I。
解题图132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题图132(a)所示。
题图132
题图132(a)
设流过Rf的电流为If,当Rf=Ri时Rf获最大功率
If=U02Ri
根据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将待求电路分为2个电路,如题图132(b)所示。
根据已知条件并应用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得电路如题图132(c)所示。
题图132(b)
题图132(c)
比较题图132(b)和题图132(c),可得
I′=IS2,I″=I12=IS1-IS22
所以
I=I′+I″=IS2+IS1-IS22=IS1+IS22
133求题图13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运算放大器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解分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关键,是运算放大器电路两输入端的虚短路和虚开路特性。由题图133(a)所示的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虚短路和虚开路特性,可得
Ud=0(虚短路)
I+=I-=0(虚开路)
U1=6V
U2=U12×12=6U1=36V
I=U1+U210=4210=4.2mA
题图133
题图133(a)
134已知uS(t)=5cosωtV,求电流i(运算放大器为理想运算放大器)。
解重画电路如题图134(a)所示,A点电位为零,则
uS6=-uo3∥2
uo=-1.26uS=-15uS=-cosωtV
i=-uo2=0.5cosωt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