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学期,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始推行课改,首先推出《采写编实训课》。
本书完全采用“模拟实训”的办法,按照“成立吉利青年报报社——进行新闻策划——寻找新闻线索——做好采访准备——运用采访方法搜集素材——写作消息或通讯——安排稿件——美化版面——出版报纸”的流程,对学生进行实际强化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采写能力和编辑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伴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新闻教育也在高歌猛进,各类新闻教材不断问世。然而,从理论到理论的教材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材少了,以至于我们的新闻教学成了纸上谈兵,培养了一批“赵括式”的大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有识之士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开始反思,提出了新闻教育要加强新闻实践的观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推出了“采写编实训课”。
“采写编实训课”分为两个运作环节:一是“新闻采写实训课”,二是“报纸编辑实训课”。“采写编实训课”与“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和“报纸编辑学”在内容上是有交叉的,它的区别在于:无论是“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还是“报纸编辑学”,其教学重点在“学问”上,它传授的是学问,是新闻理论;而“采写编实训课”的教学重点在“实践”上,它传授的是“方法”,培养的是实际操作能力。
开设“采写编实训课”最大的难点,一是师资,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最好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第一线干过,并且卓有成绩;二是教材,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还没有一本采写编实训教材,在一定意义上,教材的作用更大。方汉奇先生说:“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而且还可以同时拥有很高的学术含量,推动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田志友、王薇薇在实际授课的基础上编写了《采写编实训教程》。这本教材有三大亮点。
第一,拉鲁·吉尔兰德采访公式:“目的—难关—解决办法—开始”或者“开始—目的—难关—解决办法”。
第二,梁衡“文章五诀”写作法:“文章五诀”指的是“形、事、情、理、典”。“形”就是要有具体的形象;“事”就是讲一件事情;然后要有“情”,文章里面有感情,才能感染别人;四是“理”,要讲个道理;最后一个是“典”,就是你肚子里要有东西,要读很多书,要有典籍。一般的文章就是这5个字,不同的文章里会多用不同的“诀”。比如评论、社论,“理”字多一点;新闻稿“事”字多一点;写抒情散文“情”字要用得多一点。“形、事、情、理、典”5字诀可以归纳为“二实二虚”。“形”和“事”实,“情”和“理”虚,加上用典,文章就好看了。
采写编实训教程前言第三,田志友版式:“7字基本版”和“7字变形版”,“垂直1字版”和“水平1字版”。
这三大亮点涵盖了采访、写作、编辑的全部操作过程,都是“操作方法”,且非常实用。这三大亮点有的是他们对别人经验的总结,有的是他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比如“田志友版式”就是他多年报纸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对于报纸版式的一大贡献。
特别说明,本书具有浓烈的个人色彩,这是由其“模拟实训”的性质决定的。大家在使用本教材时,可以根据个人经验更改例文。另外,本书的附录部分选取了北京《吉利青年报成长版》作为示例,仅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实训提供真实素材,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取相关的报刊为例。
《采写编实训教程》的出版填补了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实训教材”的空白,对我国的高等新闻教育改革也必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编者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