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本书第1版发行至今已三年有余。承蒙读者厚爱,第1版已累计印刷了7次,发行量超过23 000册。为此,清华大学出版社特授予本人“优秀作者”称号,并将本书列为“精品教材”。

但是,物流产业和物流学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新版“物流术语标准”的颁布,要求本书的内容必须进行修订。同2001年版的“物流术语标准”相比,新版“物流术语标准”对“物流”本身的定义未作修改,全书的总体结构无须改动。因此,第2版主要在如下几方面进行了增删或调整:

1.根据2006年颁布的新版“物流术语标准”对全书的有关定义进行了更新或补充,并在这些定义之后标注了(GB/T18354—2006)字样。

2.第二章补充了一节“行业物流”,既可使其与“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一起构成完整的分类体系,又适应了我国当前行业物流逐步走向成熟的现实,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物流的感性认识。

3.对第九章“物流信息”的第二节进行了补充,对第三、四节的内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写。

4.将第十三章“物流服务”的全部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特别强调了“物流服务差异化”的重要性,并将其单列为一节。

5.介绍国外物流政策时,本书第1版只是简单罗列了典型的政策名称,没有对其内容进行解释。第2版则归纳了国外物流政策的导向及其发展趋势,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把握政策的内涵和精髓。

此外,第2版还根据国内外物流研究的最新动态,对托盘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整和补充,对某些理论阐述进行了归并和完善。

教材修订的素材源于平时的教学积累,其中既有同类教材,又有专业期刊,还有很多来自网络,特别是中国知网。由于篇目数量太多,无法在“参考文献”中逐一列明,只能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为了方便本教材的使用,作者收集了大量实物图片,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并建立了与本教材配套的课程网站:http://jingpin.szu.edu.cn/jingpin2008/wuliu/home.asp;此外深圳大学还投资近600万元建立了“综合物流实验室”。以此为基础,本人在教学研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成果总结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上工作为本教材的修订再版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素材,是作者持续不断地审视全书篇章结构及其选材合理性的最主要动力。在此,作者要向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以及教务处、设备处和科研处的领导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杜春杰女士也为本书的出版及再版倾注了大量心血,她的鼓励和嘱托使我在修订本书的过程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感谢杜女士及出版社的全体编辑同   志们!

当然,由于物流学科发展迅速,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周启蕾       

2008年9月25日  

于深圳大学文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