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计算机软件是逻辑产品,而不是物理产品。软件与硬件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软件产业是创新的、充满活力的和成功的产业。

计算机软件现已成为一种新的驱动力,是进行决策的引擎,是现代工程研究和问题解决的基础。在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中无所不在、广泛应用。

软件危机是指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例如如何开发软件、如何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克服与摆脱软件危机,诞生了软件工程学。从1969年提出软件工程概念以来,历经30多年飞速的发展,软件工程学逐渐成熟,现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软件工程学的目标是以解决软件生产的质量与效率为宗旨,研究一套科学的工程方法,以及与此相应的方便的软件工具系统,用来指导和帮助软件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在软件的开发与研究中起到重要的技术保障和促进作用。

软件开发工具是支持软件生存期中某一阶段的任务实现而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软件开发环境是一组相关的软件工具的集合,它们组织在一起支持某种软件开发方法或某种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软件生产率,改进软件质量有越来越大的作用。

软件工程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实用学科,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其理论原则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部分的同学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工作,通过软件工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可以培养学生以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的习惯和素质,并在软件开发的工作中得以贯彻。因此,专业实践是软件工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软件工程实验指导参考书,全书分为6章,第1章是文档撰写,第2章是5个基本实验,第3章是常用软件工具简介。第4~6章是3个较为系统的综合实验。在结构上呈积木状和模块化,各实验内容相对独立,但在逻辑上是一整体,便于读者选择性学习。

在取材上,注重实用,有助于快速掌握软件开发原则和方法以及增强应用能力。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陈 明 2009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