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按照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最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要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中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及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旨在开发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教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及相关技能。

本书在编写时力图体现以下原则。

①   “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理论以“定性”为主,突出应用,应知为应会服务,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直观性,使师生的“教、学、做”合一。

②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将从事职业岗位的应知、应会要求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③  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原则。本书融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等内容为一体,意在探索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 通过对机构和零件受力分析等的学习,掌握一般构件的受力分析、构件基本变形和强度的校核。

② 通过对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学习,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

③ 通过对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学习,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

④ 通过对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的学习,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⑤ 通过对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基本知识的学习,熟悉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本课程相关的技术规范,树立工程意识和标准化意识,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建议本书的教学总课时为139学时,对各章的学时分配建议如下表所示,供参考。章教 学 内 容学 时 数合 计讲 授实 践复习与评价绪论221零部件的静力分析161512零部件的强度校核141313机械工程材料1614114平面连杆机构6515凸轮机构4316间歇运动机构227联接107218轴5419轴承54110带传动和链传动751111螺旋传动421112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14121113轮系和减速器641114液压传动17142115气压传动6321机  动5总  计1391091114  本书的教学说明:

①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技术类三年学制相关专业,四年学制相关专业也可使用。

② 理论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些内容可与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从实际出发,选取实践模块所列课题的内容。

③ 加强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组织参观和现场教学,加强学生的感性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④ 为兼顾三年学制、四年学制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书中带“”章节的内容,四年学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讲,三年学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不讲。

本书的绪论和第1~6、13~15章由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顾淑群老师编写,第7~9章由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童燕波老师编写,第10~12章由宁波市镇海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李贤元老师编写。全书由顾淑群统稿,担任主编。

    本书由娄海滨主审并对书稿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编写过程中也得到了单位各级领导和相关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