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自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数据库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渗透到计算机应用的各个领域。1970年
关系数据理论的产生在数据库技术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目前绝大多数数据库系统都基于关系。
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Internet的广泛普及,使得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
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标志。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数据库技术是信息存储管理和加工的技术,网络技术是信息传输的技术。因此,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应该了解和掌握以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
虽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并不需要深入全面地学习深奥的专业理论,能够满足应用要求的基本理论、概念并不复杂,且易于理解,而且目前的信息处理工具的集成度很高,易学易用。
本书以Microsoft Office 2003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和表处理软件Excel为工具,针对需要了解和应用数据库技术的非专业人员,包括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本书并不需要特别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只要使用过计算机,了解Windows、Internet的基本知识即可。
本书分为12章。第1章宏观地介绍了信息、数据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并从开发应用数据库系统的角度,概括地叙述了设计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同时初步介绍了Access 2003的操作使用。
第2章比较直观、完整地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概述了与数据库技术有关的一些概念、工具和发展应用情况。
第3~第10章完整地介绍了Access的数据库及其7种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的知识和应用。
第11章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介绍了数据库C/S、B/S应用模式的概念,并以Access作为数据库服务器,重点介绍了数据库的B/S应用。
第12章将数据库和表处理结合起来,介绍了Access与Excel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一些知识。
与目前介绍Access及数据库知识的大部分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知识,用实例对需求分析中的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模型设计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说明,使读者能够明了数据是如何模型化的。
(2) 用通俗、直观的语言,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关系数据理论,使数据库的应用有一个完整的基础。
(3) 与一般图书介绍查询对象时重点使用设计视图不同,本书深入、全面地介绍了SQL语言,因为这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也是查询对象的基础。凡是学习了本书介绍的SQL语言和示例的读者,掌握查询对象的复杂应用都没有问题。
(4) 本书以Access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将C/S、B/S应用进行了介绍,使得读者能够充分理解目前Internet上的Web应用技术的意义。
(5) 本书将Access和Excel进行了关联,便于读者在办公应用中将两者的功能进行有机的融合。
本书由肖慎勇、杨博、王少波、刘琪、吴泽俊、蔡燕编著。参与资料收集、实例设计和部分内容编写的作者还包括张爱菊、王建荣、卫婧怡、曹樱、张鑫、乔学锋等。由肖慎勇统稿。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对数据库、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应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书中所用的实例前后连贯,简明生动,易于理解,其中有许多例子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全书内容完整,文字深入浅出,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另外,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本书还有配套的实验与学习指导教程。
本书非常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学生自学,也可以作为读者学习关系数据理论及使用Access和Excel的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领导和全院老师的大力支持。“数据库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已经开展了多年,教师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没有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就不可能有本书的产生。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极大努力,在此致以深切的感谢。
尽管本书作者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足,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能够进一步完善。
编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