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原理与应用在当代经济社会中,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见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既为保险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和社会观念等原因,人们对商业保险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面向未来,保险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本书从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科学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纠正了以往一些高职高专教材过分偏重理论知识的倾向。全书分为四篇: 第一篇保险基础,主要讲述投保人的保险需求,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篇保险合同,主要讲述保险市场交易的客体,包括第四章至第六章;第三篇保险经营,主要讲述保险人的保险供给,包括第七章至第十章;第四篇保险市场,主要从宏观上、整体上讲述保险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由于不同的社会化保险机制在性质及经营手段上的显著差异,保险学通常成了商业保险的代名词。考虑到本书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商业保险方向的学生及商业保险系统的工作者和客户,因此,本书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商业保险,即商业保险学应当研究的内容。由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是现代保险的两大支柱,为了让读者对广义的保险类型有个基本的了解,在第六章主要保险类型概览中增列了社会保险一节和政策保险简介的阅读材料。本书的内容基于2009年新颁布的保险法,突出以实用为导向,既系统地介绍保险知识,又吸收我国保险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贴近理论前沿,贴近实践发展,贴近生活实际。本书具有“精”、“准”、“新”、“活”、“实”5个显著特点。“精”: 理论部分力求简洁、精练,用结构式描述法替代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法,好读、易记,便于理解,使学生对保险学从宏观的角度有个整体、全面的认识。本书舍弃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和繁杂的公式,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和深奥的道理。“准”: 准确阐明保险学的理论和概念,务求理论体系全面、完整、准确。为此,作者参阅了大量教材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设定了本书目前的结构和内容。其中,第六章第四节、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三节、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可作为选修章节。“新”: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迫切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新。本书体现了我国保险业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包括作者在此方面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更新了相关内容,形成了崭新的知识体系。例如,有关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所用纵向数据最新用到了2008年的,而解读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展望则是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用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特征从区域和主体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横截面分析。还有第十章有关保险资金运用和第十三章有关保险监管等方面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这些年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变化,因此本书也及时吸收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了相关的内容。如此不一而足。“活”: 本书不仅采用大量鲜活的案例,而且编写手法丰富鲜活。这从前面的体例结构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实”: 本书内容顺应国情,具有实用、系统化的特点,利于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由于保险学科除保险学外,还有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专门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保险学是学习其他保险知识的基础。为此,本书尽量避免与其他相关教材过分重复,没有过多地强调各专门理论的深度,而是注重保险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保证了读者全面学习保险知识的时间分配实用有效,也为后续课程留下了合理的学习空间。本书由刘平等编著。参加本书资料整理工作的有郝顺洲(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七章)、崔雪娇(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六章)、王春丽(第四章)、李镇(第五章,第十二章)、张晓旭(第八章至第十章)、何晓晴(第十一章,第十三章)。在此,作者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写书和出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遗憾”的事情。由于种种缘由,每每在书稿完成之后,总能发现有缺憾之处,本书也不例外。作者诚恳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这是对作者的最高奖赏和鼓励。作者邮箱: liuping661005@126.com。
刘平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