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通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持续快速地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及时性与个性化要求日益提高,加之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使现代物流业从依附生产与商流的从属地位逐渐地分离出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市场,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领域,并成为国家与各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现代物流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成为与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业及商贸业并列的五大生产性服务业。更由于物流装备的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理念的变革,使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规模化产业链的全新时期。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与高科技产业、金融业并驾齐驱的朝阳产业,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领导人曾经多次明确指出,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指出,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队伍的培养,推动各类学校按需施教,培养适应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为加大推进力度,商务部已经把现代物流与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一起作为推进流通现代化的三大重点。国家鼓励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科建设,推动流通企业抓好在职培训工作,形成持续有效的继续教育机制,提高不同层次人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物流的发展涉及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外贸通关、商业贸易等传统产业的多个环节,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物流;物流产业市场需求大、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大。现代物流技术与设施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五大急需的状况:一是物流业务操作与器具使用人才,二是物流经营与管理人才,三是物流国际贸易与财务管理人才,四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系统维护人才,五是物流方案策划与高级营销管理人才。根据预测:目前我国仅北京地区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平均在5万人以上,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人才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00万人。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物流和分销服务业将是最早完全开放的行业之一,国内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在高层次、高起点上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激烈竞争。
物流报关报检序言
长期以来,我国各层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为推动物流业发展,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和缓解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们要加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年来开办物流专业的院校较多,但沿用多年的物流教材陈旧老化,急需更新。因此,经过对社会需求、企业用工和人才市场的大量调研,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决定组织出版这套适用于职业教育的物流教材——《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安徽、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山西等全国15个省市各类职业教育院校的50多位物流专业主讲教师及物流企业人士参加了该系列教材的编写。《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是在市场调查、教学总结、方案研讨、作者培训、专家论证、实地参观考察、与企业经理进行座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人员交换意见,反复推敲修改写作提纲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教材从物流实际运作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吸收了国内外物流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结合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流程,精心选材编撰,体现了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市场与社会对培养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该套教材可作为职业教育各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教材,也可用于物流企业岗位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为此也得到了国家政府、行业协会、专家教授、物流企业、工商企业、公司院校等单位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理事长牟惟仲2007年7月于北京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增长,促使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同时拉动国际物流业务与日俱增。物流报关报检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必经环节,是海关、检验检疫与进出口企业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报关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货物通关的速度,也将对物流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物流是流通的命脉,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现代物流报关报检既是社会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物流网络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在物流经济活动运营中具有核心和基础性功能支持,对完善经营服务、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物流品质、获取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等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并在国际大物流中发挥着衔接、协调、枢纽和支撑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面对物流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与激烈竞争,对从事物流报关报检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大量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专门人才;加强现代物流报关报检运作与管理从业者的应用技能培训,强化专业综合业务素质培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物流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物流报关报检运作与管理水平,既是物流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出版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本书作为物流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要求,根据职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而编写,教材内容经过反复论证与精心设计,注重报关知识体系的完整,注重操作技能和执行能力的锻炼,力求更加贴近物流报关报检的业务实际,更符合进出口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更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国家物流经济服务。全书共分十章,以学生实战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照物流报关报检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围绕物流报关报检的实际工作环节和流程,具体介绍:报关业务知识,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报检业务知识,入境货物报检的特殊要求,出境货物报检,出入境集装箱、交通运输工具的检验检疫,并通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指导学生实训,以达到学以致用、强化技能培养的目的。
物流报关报检前言
本书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的策划并具体组织,王艳主编并统稿,王超和李秀华为副主编,由具有丰富外贸通关实践经验的物流企业业务经理李姝玉审订。参加编写的人员如下:牟惟仲(序言),王超(第一章,第七章~第十章),王艳(第二章),郭丽霞(第三章),李秀华(第四章),徐静珍、刘占心(第五章),徐静珍、李赞(第六章),王艳、李瑶、罗松涛、刘丽艳、马瑞奇(附录);李晓新负责本教材修改、版式调整、教学课件的制作。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国内有关外贸通关、物流报关报检的书刊资料和国家新发布实施的最新政策及管理规定,并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