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新体系规划教材
前言
本书按谭浩强教授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特色的要求编写,力求做到: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于Internet与网络应用性技术的介绍,并以实际中需要的技术、操作和使用技巧为主体。从写作方法上,力求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部曲的方式来编写。
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了当代普通大学生对Internet和网络应用方面的需求,第一,紧密结合最新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介绍了Internet、网络和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当前Internet中主流服务、技术与应用; 第二,考虑到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 第三,介绍了Internet中不可缺失的网络实时交流,如网络通话、即时信息和网络会议等; 第四,考虑到计算机的安全性,介绍了当前计算机中必要的安全技术以及主机系统维护技术; 第五,考虑到各行各业对因特网的应用需求,介绍了网页的制作与发布方面的高级应用技术。
本书作者于1994年开始使用Internet,从1998年以来,一直从事网络方面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创作工作,曾主编或参与创作了几十本Internet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著作。其中,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基本操作》一书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类三等奖;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怎样上网》一书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类提名奖;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管理基础》一书获得北京市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此外,本书的主编尚晓航还出版过两本普通高等教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三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多本教材的主编和主要作者。
本书作者曾尝试在北京联合大学的本科和专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自动化、网络传播、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多种Internet和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如“Internet技术基础”、“Internet实用技能”、“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和“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作者还曾在某外企担任计算机和网络部门的主管。本书就是作者结合教学、科研,以及在组网和Internet方面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考虑到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采用了由浅入深和目标驱动的方法,逐步将读者引导到Internet的“王国”。
全书共10章,从内容上看可分成4个主要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3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Internet应用技术中必要的知识,组建小型工作组网络,以及PC机和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部分,第4~7章详细介绍了Internet中的几项基本服务,如WWW信息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方面的最新工具软件与应用技巧,以及上网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维护技术。
第三部分,第8、9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网络实时交流方面的应用技术。
第四部分,即第10章,针对各行各业都需要的Web网站需求,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网页制作与发布方面的高级应用技术。
为了方便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读者需要,在每个部分都分成了基本应用层次和高级应用技巧两个技术层次,以供读者选择。
在应用Internet的同时,用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网络病毒的侵蚀、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为了解决用户在这些方面的困扰,本书专门介绍了具有优化功能的360安全卫士软件的使用,以及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应用技术,使得读者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就可以成为优化计算机、进行安全信息浏览和防范的“专业”人员。
本书的可操作性很强,融入了作者多年来在Internet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书中备有大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堂示例,其着眼点在于技能培训和自学。因此,书中配有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插图,内容深入浅出。每章后面附有大量思考题; 在能够开设实验的章节都安排了实训项目的实验条件要求,以及项目的内容建议。
全书由尚晓航主持编写,其中的第1、2章和第4~9章主要由尚晓航、宋昊文编写,第3、10章由安继芳编写。此外,张姝、马楠、郭正昊、陈鸽、郭利民、李天工、常桃英、余学生和余洋等同志也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编写或其他辅助工作。另外,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浩强创作室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计算机、信息和Internet技术发展迅速,加之作者学识有限,时间仓促,所以书中难免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