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当今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两大分支,一大分支是以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为核心所构成的通用微机系统,另一大分支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俗称单片机。面对这样“势均力敌”的两大分支,大专院校的“微机原理”课程究竟应选用何种机型为背景来组织教学,也出现分歧。

作为21世纪的工科大学生,不仅要熟练地使用通用微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还要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本专业领域或相关领域,即具有“开发”能力。所以新世纪的工科大专院校的大学生既要掌握通用微机,又要掌握单片机。因此有些学校在学习以通用微机为背景机的“微机原理”课程后,又开设“单片机及接口技术”选修课。单片机和通用微机作为微型机发展的两大分支,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思路及实现方法都非常类似。有了一个做基础,再学另一个就很容易了。选用80x86通用微机和MCS51系列单片机为背景机来组织“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都是可行的。

MCS51单片机应用于控制目的时,功能已足够强大,已能满足控制领域中多数场合的要求。MCS51单片机正朝着高速、高性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Philips公司开发的8xC552单片机和Cygnal公司开发的C8051Fxxx单片机都以80C51为基础结构,并与80C51兼容。因此,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微机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既可满足教学内容稳定、实验设备成熟便宜的条件,又不失其先进性与实用性。本书是以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为背景机的“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用书,并在附录中详细地介绍了8xC552单片机和C8051Fxxx单片机。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技术,共分10章和5个附录。第1章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逻辑单元和逻辑部件。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主要系列产品的特性。第2章介绍MCS51单片机常用的汇编指令和伪指令以及指令的时序。第3章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通过第2章和第3章的学习,使读者能更透彻地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为编程应用打下基础。第4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内部接口电路,包括中断系统、定时器、并行口和串行口,同时还介绍了计算机间的通信。第5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和扩展技术。第6章介绍存储器及其与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第7章介绍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功能与应用。第8章介绍A/D和D/A转换器与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与应用。第9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C语言——C51。第10章是MCS51单片机汇编、C51和单片机接口技术的实验。

本书内容丰富,实例众多,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编写本书时,注意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求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既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又着眼于当前的应用服务。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数为64学时(不含实验)。

本书由朱定华、戴颖颖和李川香编写。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人员还有周斌、蔡红娟、蔡苗、翟晟、黄松、吕建才、陈艳、林卫、程萍、张德芳、李志文、林威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