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教育心理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教育心理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近年来,广大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由原来寥寥无几的《教育心理学》版本,发展到今天几十种版本的教科书家族,这就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满足了各类教学活动的需要。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新近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呈现出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的趋势。
编写本书,目的在于搞好基础的教材建设,提高"教育心理学"教材质量。从起草编写大纲和编写要求,到具体内容的撰写,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力争编写出一本高质量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以使学习者学习后确有收获。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①注重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知识结构。在建立本书的知识体系时,广泛阅读了国内外现有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及相关资料,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特点,深入地思考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哪些内容构成,教育心理学的主体内容是什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关系,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等问题。②在内容安排上,强调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每章中各节内容的安排以及各节中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务求做到各项内容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以使整体内容形成相互关联的统一体。③在内容论述上,做到精要、准确。编写中,对现有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进行了遴选,以最佳的表述方式来论述有关理论。在论证有关问题时,没有因一味地追求与他人的不同而舍掉最好的表述。一个问题的论述都有最适宜的表达方式,如果某个问题的最佳表达方式前人已经提出,我们就加以采用;假如还没有提出,我们就予以弥补。④加强概念和理论表述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长期以来,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的论述存在灵活性较大的现象,学习者学习之后,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科学性产生质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书在知识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方面作了一些努力。⑤注意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既保留了传统的经典内容,同时又结合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使学生能够学到前沿的理论和知识。
本书除了主要内容外,还有"延伸阅读"、"复习要点"和"拓展思考"等版块。延伸阅读是知识的扩充。在论述某个问题时,如果需要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一般增加一个延伸阅读,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复习要点是本章内容的概括,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作为期末复习和考试的依据。拓展思考主要是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相关问题。
本书由付建中教授组织编写,并负责起草编写提纲和对全书进行修改审定。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付建中,第一章;胡玉平,第六章;李晓萍,第十三至十七章;牛文君,第八、十、十二章;韩小瑜,第二至四章;边宇梅,第五、七、九、十一章。
本书供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用书,还可以用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同类教材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同时也参考了很多网上资料,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本书可能存在错误,敬请读者给予指正。
付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