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多年来,模拟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模电)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无论是课堂理论学习,还是实验室动手实验,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吃力。如何把这门课程教好,也一直是教师们努力的目标之一。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在参考了众多典型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一套较为易学又不失深度的讲义。经几年的试用,感觉效果不错,在教学同仁对讲义的多次修改的基础上又编写了本教材。

模电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很活跃的专业课,利用模电知识组成的电路种类繁多、数量无限,有的初学者可能对眼花缭乱的电路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其实对模电有一定的了解后会发现,模电涉及的基础内容并不多,无非就是一些为数不多的元件知识和放大器知识。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真正掌握一点知识,静下心来仔细看看书,做做实验,一定能体会到模电不是很难学,且其实用范围宽、知识容易扩展。

本书正是按照这个规律编写的,本着“教会徒弟打猎比给其猎物更重要”的原则,我们把课程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

全书只编排了6章,这主要是从大概念上让学习者明确模电应该包括几大部分,并且一开始不会从目录上产生太大的压力。

第1章讲模拟电路及放大器基础知识,篇幅很小,但它是全书的高度概括,是模电的精髓,也为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如有电工原理的简单知识,则对本章的理解是会很轻松的; 第2章讲常见电子元件,对常见元件的原理、用途及数学模型都作了详细交代,在后面的学习中可直接拿来使用; 第3章讲单管放大器,对每一种放大器的基本单元的设计理念都作了详细介绍; 第4章讲多级放大器和集成放大器,对各种耦合的多级放大器都作了分析和评价,重点介绍了差分放大器和集成放大器; 第5章讲用反馈改变放大器的性能,全方位介绍了反馈在模电中的应用和电路分析,并为传统的反馈通路求法找到了理论根据,另外,把频率特性及放大器的稳定性也放在本章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第6章讲常见的应用模拟电路,应用模拟电路好比是一片茂盛的森林,本章选择性地介绍了几株典型的树种,旨在期望读者能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本书由张剑平教授任主编并执笔第1章,杨辉老师执笔第2章,郭彩萍老师执笔第3章,杨翠娥老师执笔第4章,张俊生老师执笔第5章,楼国红老师执笔第6章中的6.1节和6.2节,卢佳老师执笔第6章中的6.3节和6.4节,刘继军老师执笔第6章中的6.5节和6.6节并负责全部配套课件的制作,索静老师负责所有的习题编写。

由于时间仓促再加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各位同仁及广大学习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