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受到理论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在高职院校开设企业战略管理虽是近年来的事情,但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企业战略管理的教材很多,虽各有特点,但主要是基于MBA的教育需要。适合应用型本科的企业战略管理教材已经很少,适合高职高专的企业战略管理教材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本科用企业战略管理教材多从MBA的教材转型而来,虽注重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深入性,但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本科生而言,相当多的内容理解不了。许多学过该门课程的学生在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时不会具体运用,只是把书本理论简单地堆砌在那里,这种现象在本科生中相当普遍,更不要说高职高专的学生了。因此,开发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企业战略管理教材就显得非常迫切。
本书即是专为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从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科学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纠正了以往高职高专教材过分追求理论知识体系完整和深入的倾向,将重点集中在战略规划的理论、流程、方法与实践上。
本书的编写突出了以下主要特点:
(1)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增加分析方法、战略规划文本等实践性较强且又非常有用的内容,同时结合分析企业战略规划的实际案例,可以较好地满足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 构建面向实践应用的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和方法体系,在分章编写关于企业战略规划的重点内容和实用内容时,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争取做到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3) 在教材体例上充分考虑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演练的需要,在每章开篇
设有引入案例; 在每章正文中穿插个案研究,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安排了一个综合案例贯穿全书,系统性强化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穿插部分专论摘要,介绍当今的一些新趋势和观点,开阔视野; 在每章后设有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本教材根据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编写而成。理论部分贯彻“精、新、实”的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精选必需的内容,其余内容引导学生依兴趣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学; 实践部分则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本书以此为依据,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基本做到教学内容新颖、精辟; 能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先进性。
企业战略管理——规划理论、流程、方法与实践
前言
全书分为五篇: 第一篇——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包括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第二篇——战略环境分析,包括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第三篇——企业使命与战略选择,包括第四章——企业使命、功能与战略目标和第五章——战略选择方法与评价; 第四篇——战略选择模式,包括第六章——企业总体战略和第七章——企业竞争战略; 第五篇——战略执行,包括第八章——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
各章的基本体例结构如下。
(1) 学习目标与重点: 说明本章的学习收获及对各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关键术语: 本章涉及的关键内容索引。
(3) 引入案例: 引发学习兴趣,引入思维环境。
(4) 本章正文: 本章的核心内容。
(5) 个案研究: 穿插于正文中,通过个案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6) 专论摘要: 穿插于正文中,介绍当今的一些新趋势和观点,开阔视野。
(7) 知识链接: 主要介绍一些背景资料和相关知识。
(8) 本章内容结构: 给出本章核心内容的体系结构。
(9) 综合练习: 分别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述题、搜索思考、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题型中的若干类型; 并在第一章和第五章安排了两个实训题,分别是: “为家乡企业制定战略”(这是一个贯穿全课程的综合实训题)和“为自己做SWOT分析”。
(10) 综合案例: 结合全书各部分的综合案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文本。
(11) 讨论案例: 本书在第三章和第六章后安排了两个典型的讨论案例。
(12) 阅读材料: 此类资料篇幅要大于个案研究和专论摘要,是相对比较完整的补充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13) 推荐阅读: 给出了深入学习本章内容的参考书籍。
全书突出案例教学和互动交流、研讨。
(二)
本教材是省级精品课程企业战略管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精品课建设是以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导向,以战略规划的规范流程和方法为基础,以辩证思维为核心,以实际运用为重点,以综合的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技能的提升。本教材重点突出应用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培养。
为此,在设有丰富引入案例的基础上,本书还安排了一个综合案例贯穿全书,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对综合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战略规划的流程与战略规划文本的格式; 深刻体会战略规划的内容特色与分析方法。此种安排与尝试已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多轮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用型课程,本教材以“好读、实用、操作性强”为编写宗旨和追求目标,
具有“精”、“准”、“新”、“活”、“实”5个显著特征。
“精”: 理论部分力求简洁、精练,用结构式描述法替代长篇大论的大段文字描述法,好读、易记、便于理解,使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从宏观的角度有个整体、全面的认识。因此,本书舍弃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和繁杂的公式,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和深奥的道理。
“准”: 准确阐明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概念,务求使理论体系框架全面、完整、准确。为此,通过参阅大量教材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设定了本书目前的结构和内容。
“新”: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迫切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新,对典型案例进行及时修订和补充。如第一章引入案例“成也战略,败也战略——百年柯达的成与危”就是对罗雁《百年柯达痛苦转型,战略性危机获得软着陆》的二次开发,一是增加了柯达早期成功原因的背景资料; 二是增加了柯达此次危机拯救的最新进展,以出售数码业务而告终; 三是进行理论升华,引出“成功的负担”的理论。
“活”: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了大量鲜活的案例; 二是编写手法丰富鲜活。这从前面的体例结构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实”: 则体现在顺应国情,实用、系统,利于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案例的选取上,主要采用国内案例或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案例,以自编案例、二次开发案例为主,注重选取作者亲身经历或深入研究过的典型案例和学生熟悉的最新案例,以增强真实性和可触摸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有别于其他管理课程,不只是狭隘地集中于某一领域,而是跨越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整个范畴,重点研究和解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管理问题。为此,本教材尽量避免与其他教材重复,没有过多地探讨各专门理论独立解决的问题,而是注重了各理论的综合运用,关注各理论的相互衔接。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培训用书或参考书,还可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实务工作者的学习用书。
(三)
本书由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刘平教授起草写作大纲并担任主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刘亚杰教授、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徐世江副教授、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卜伟副教授、邕江大学管理学院梁宁娜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刘平编写了前言、第一章、第八章、尾声; 刘亚杰参与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编写; 徐世江参与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编写; 卜伟参与了第六章和第七章的编写; 梁宁娜参与了第六章和第八章的编写; 张营(辽宁科技大学高职院)参与了第一章和第七章的编写; 何双男(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参与了第二章和第四章的编写; 钟育秀(沈阳理工大学高职院)参与了第三章和第五章的编写; 书中主要案例由刘平提供。最后,刘平教授通读全书,并作了适当修改。
本书的编辑、出版
得到了各相关学校领导与老师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学生李梅和傅琦,她们分别参与了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和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部分内容的整理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也参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写书和出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遗憾”的事情。由于种种缘由,每每在书稿完成之后,总能发现有缺憾之处,本书也不例外。作者诚恳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这是对作者的最高奖赏和鼓励。我们将在本书修订或重印时,将大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恰当地体现出来。编者邮箱: liuping661005@126.com,在此谢谢广大读者的厚爱!
编者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