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金融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更加注重利用金融手段来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不同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便迫在眉睫。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为满足高职高专财经类各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在学习和借鉴有关教材的基础上,立足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实际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点。

  1.力求全面性。本教材分四篇共十章内容。第一篇货币与信用。包括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和第二章信用和利息;第二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包括第三章商业银行、第四章中央银行、第五章其他金融机构和第六章金融市场;第三篇涉外金融,包括第七章国际金融;第四篇宏观货币及政策,包括第八章货币供求均衡、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和第十章货币政策。全书既有理论又有实务,体现了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2.注重实践性。本教材在设计实践内容时,充分考虑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要求,并通过技能题、案例分析题和实训题等,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新颖性。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努力创新,主要体现在:每章设有学习目标、每章内容前有“引例”,通过引例的案情介绍和最终处理结果,调动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不是空洞和抽象的。教材内容中设计了“小思考”、“知识链接”、“小讨论”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每章章后设计了“小结”、“知识掌握”、“实训题”等栏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书由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张丽华主编、拟订大纲并负责最后的总纂定稿。各章的编写分工是:太原大学张永刚编写第1章,山西财经大学张丽华编写第2章和第6章,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崔泽园编写第3章和第7章,天津现代学院王娅楠编写第4章和第5章,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李毅编写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王一然负责部分章节小思考、知识链接和案例等资料的搜集、编写和整理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教材、著作和论文,在此谨向所有参考文献的编著者表示感谢!

  最后,谨向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敬请同行专家和读者对本书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6月

  

  

  

  

  

II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