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教材是本科生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领域迈进。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成功地促进了教学改革。以PBL为编写宗旨的本教材在国家“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与广大读者见面。

本教材由始至终坚持贯彻教材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原则,教材的编写围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科学分析综合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来进行。

本教材共分41章,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分4章,重点介绍了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进展;各论分37章,着重阐明了每章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

本教材的特色在于:①突出新颖性。目前国内的药理学教科书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选药物陈旧的问题,因此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参考了国内外新版药理学的相关教材和材料,广泛调查了近年来药物发展的前沿信息,收集了新上市的药物,删除了疗效不肯定、临床目前已经不使用的药物。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②突出实用性。本教材避免了不适用的内容在书中占有的大量篇幅和重复内容的出现,编排时注意对同类型内容的归类和紧密联系。③图文并茂。以图解的方式解释药物作用机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④重点突出。每章开头有“学习要求”,简明扼要指出教学大纲要求。此外,在每章的结束处增加“学习重点”,提纲挈领地概述该章的知识重点,力求使学生消化理解本章所学的重点内容。“学习重点”后附有思考题,与“学习重点”相呼应,使学生一目了然明确该章的重点。教材后附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本教材可作为医药院校临床药学、药学、临床医学、口腔、护理、检验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临床医师、药师、护师、从事药学研究以及药厂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同舟共济、精诚合作是这本教材成功出版的基础。主编借此衷心感谢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耕耘在字里行间的每一位编委,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由于编写时间很紧,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能力,在编写中可能会出现预料之外的不足,敬请广大读者给予及时的批评和指正,以便在再版时加以改正和提高,使本教材能更好地适应药学、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刘克辛

2011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