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本书的编写是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的有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在全面总结和广泛吸纳了高职院校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注重教材的先进性、通用性、实践性。本书融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企业项目为一体,是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等机电系列同类专业的实用型教材。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编写模式

  本书的编写以零件的结构特征为载体,整个教材采用项目化结构。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设计教材的每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习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重点和难点。相应的工作任务是以企业真实产品为任务,从任务分析入手,由浅入深地讲授相关基础知识、任务实施、思考题。最后通过扩展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典型零件任务后还可选择特征类似的产品零件进行加工(学A练B)。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制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会编制数控车削加工程序,并会操作数控车床加工相应零件。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倡导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较好地处理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加强理论、仿真、实操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理论教学、数控仿真验证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在实践教学中,突出现场示范,增强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编程理论阐述简洁明了,机床操作结合典型数控系统,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3.教学案例来自生产实例

  大量引用生产实例进行工艺分析与编程,将企业加工技术渗透于专业教学。充分联系生产实践,以职业工作过程中零件的制作方法为建构主线,采用项目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具体化。该教材编写以期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的距离,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

4.教材内容广泛全面

  本书除了讲述常见的基础知识外,把特殊零件的加工作为拓展训练任务。还介绍了用户宏程序编程扩展数控功能。本书内容全面详细,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了数控专业对该门课程的高要求。

  本书选择了技术先进、目前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典型数控系统日本FANUC-0i系统作为基础,具体内容共分为十个项目,主要包括数控车床概述及基本编程指令、FANUC-0i数控仿真系统操作、FANUC-0i数控车床面板操作、用FANUC-0i系统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用FANUC-0i系统数控车床加工盘套类零件切槽(切断)编程与加工、螺纹零件的编程与加工、非圆二次曲线类零件的车削加工、配合套件的编程与加工及中、高级数控车工技能培训题样等。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职业能力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项目的学习,学生就具备了数控车削编程和操作能力,并对轴类、内孔和螺纹的加工质量和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处理。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进行加工质量分析报告,个人工作过程总结、小组总结等。具体内容见附录C(零件检测)和附录D(学习评价)。另外附录A(数控车床工中、高级工技能鉴定标准)和附录B(数控车床工中、高级工技能鉴定样题)为学生考证提供帮助。

  本书由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高晓萍、于田霞任主编,张立文、李学营、郭勋德任副主编,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董科、殷镜波、宋凤敏、宋祥玲参编。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张志光任主审。

  具体分工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李学营编写项目一、二、三;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高晓萍编写项目四;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张立文编写项目五;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宋祥玲编写项目六、七;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于田霞编写项目八、附录A和附录B);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郭勋德编写项目九;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宋凤敏编写项目十;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董科编写拓展训练;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殷镜波编写附录C、附录D;日照金通车辆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褚德清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全书由高晓萍和于田霞负责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数控技术方面的诸多论文、教材和机床使用说明书。特在此对本书出版给予支持、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不妥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