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服装教学中发现,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几乎是所有同学追求的目标,这种主观定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并无不妥,关键在于能否全面地认识服装设计师应有的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设计师应具备的综合技能。因为,设计过程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虽然每一项知识或技能都发挥着应有的功效,但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可能脱离系统整体而独自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设计的发展是基于系统综合作用下的发展,设计师的成长过程也应当是各种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过程。然而,由于服装专业在初期建设中大量吸取了艺术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因而渐渐形成了一种重艺术而轻技术的观念,片面地以艺术视角来看待设计,缺乏对设计造物本质的正确理解,人为地割裂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致使工艺研究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在设计中应有的功效也越来越被淡化。其结果使设计沿着艺术的道路越走越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相反,关于工艺技术层面的研究却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这种偏颇的观念造成了设计与生产的严重脱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事实上,服装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及研究内容很多,按照设计过程的一般规律,可以归纳为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三个阶段。其中,外观设计旨在构建一种符合预期目标的“视觉形态”,结构设计是通过解析“视觉形态”生成满足生产需求的“技术模板”,工艺设计是将依据技术模板裁制出的衣片,按照一定的工艺方式组合成服装。各阶段之间不仅在进程上前后衔接、互为因果,而且在内容上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因此,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上述三方面的知识,是成为服装设计师的基本条件。本书所介绍的服装工艺,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也是构成设计师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所谓服装工艺,简而言之,即是操作者运用生产工具将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及方法。通过对服装制作过程的改良,获得一个简洁、有效、经济的生产程序,在保证设计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制作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践证明,优良的工艺不仅可以为设计作品润色增辉,而且还能够通过工艺创新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设计价值。服装工艺大致包括工艺流程、工艺方案、工序方案、工序形态、工艺缝型、工艺标准和工艺装备七项内容。其中,工艺流程是将整体加工过程分解为若干步骤,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成严格的作业规程。工艺方案是对服装加工方式的规划,目的是将整体技术方案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序方案是对流水作业单元的组合与排列,是关系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工序形态是对各个作业单元中半成品的质量规定,包括部件形状、规格、技术指标等内容。工艺缝型是对缝纫方式及标准的规定,如缝份大小、线迹密度、明线宽度等。工艺标准是为了实现产品质量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工艺装备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缝纫设备与工具,包括裁剪设备、缝纫设备、锁钉设备、熨烫设备等。作为服装院校师生、服装企业技术人员及服装爱好者的入门教材,本书对上述知识有选择地进行了归纳与整合。以基础工艺方法介绍为切入点,逐渐延伸到基本部件的制作及整件服装的工艺流程。通过由浅入深的层层解析,帮助大家全面掌握服装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技术。为了便于学习,本书采用了图文对应的编排方式,以方便读者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由于水平所限,加之成书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使之逐步完善。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