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和精炼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认清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学会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并为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应用经济学及管理学奠定基础。

   本书主要供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学生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使用,也适用于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及广大读者自学,同时可供研究生参考。

本书与同类教材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考虑到国外大学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分成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而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有一个阶段教学,所以,本书涵盖了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又融合了中级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院校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要求。

2. 本书着重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文字叙述为主,尽可能避免使用较复杂的数学工具(数量表述以初等数学为主,必要的地方涉及少量的微积分),重要理论的数学处理大都放在附录中,以满足具有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

3.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参考了国外最流行的教科书,并吸收了国内若干统编教材的优点,其中以较多的篇幅对微观经济学的新近发展,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力图体现中国改革开放20年之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新水平。

4.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概论、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选择、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五篇。其中完全竞争市场篇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要素市场,既采用局部均衡分析,又涉及一般均衡分析; 不完全竞争市场篇,同样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要素市场; 在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篇中,结合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既全面分析了市场的局限,又在介绍政府作用的同时,指出了政府有效性的局限,从而有助于读者完整地把握市场经济的全貌。

5. 本书逻辑严谨,层次清楚,定义准确,文字规范,叙述精炼,适合于课堂教学。全书共设14章,每章3~6小节; 每节3~5目,适合于每周3学时的一学期教学计划,在内容上不需要作较大幅度的增删。

6. 本书若干章末设有数学附录,目的是为熟悉微积分的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处理方法。

另外,我们还编辑了与本书和即将出版的《宏观经济学》配套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并在习题集中尽可能吸收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的西方经济学试题,以便使准备考研的学生有的放矢。

本书在编写前首先成立了由国内外25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委会,并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王一江、魏埙和张维迎教授担任编委会顾问。在《微观经济学》编写大纲拟定后,我们广泛征求了各位编委的意见,然后召开了主要由京津两地编委参加的编委会,具体讨论了本书的编写宗旨、特色、结构和各篇章的主要内容。在把讨论的情况反馈给外地编委并重新修改了编写大纲之后,编写组才正式开始写作。

本书编写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蔡继明,主编,撰写第1~2章、本书附录; 

魏成龙,撰写第3~5章; 

郑志,撰写第6、7、13、14章; 

许统生,撰写第8、9、11章; 

王勇,撰写第10、12章。

本书的出版的确集中了编委会的集体智慧。当然,我作为本书的主编,书中如存在任何错误,都将由我负责。

蔡继明 2001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