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名著导读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或《水浒全传》,成书

于元末明初。《水浒传》的题目是由罗贯中所命,在当时为禁

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长篇小说。全书叙

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

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李逵、武

松、林冲、张顺、吴用、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水浒传》是中

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被

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流传。《水浒传》的日文译本最早在18

世纪就出现,影响较大,很多著名画家都曾为其画过插图,19

世纪开始传入欧美,有德文译本、法文译本、英文译本等多种

译本。目前已翻译成12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

    《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人认为是施耐庵和罗

贯中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的故事所写的。除目前广泛认可

的作者为施耐庵外,历史上还有其他几种观点。有一种观点认

为《水浒传》是一部在人民群众上百年集体创作的基础上,进

行整理、加工、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无疑施耐庵在创作过程

中曾参考和借鉴了很多素材,包括史籍、笔记,以及某些完整

的小说、戏曲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段,但施耐庵创造性的劳动

是不容抹杀的。

    《水浒传》主要讲的是:北宋末年,朝廷腐败,官逼民

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鸡鸣狗盗

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

都被逼上梁山。众人会聚忠义堂,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

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古典文学作品,但运用的是白话

语言,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你应该能够读懂,而且这部小说情

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肯定能让你手不释卷的。在阅读过程

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品味,体会作品中充溢的思想感情。《水浒

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它的问世,标志着英侠

传奇小说类型的成熟。《水浒传》写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如何被

逼上梁山与朝廷斗争的故事,表面看起来是一部武侠小说,其

实作品里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作品描写了北宋时期

真实的社会生活,朝廷腐败,贪官污吏荒淫无度,百姓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崇拜武侠英雄,甚至把英雄神化,如武松

赤手空拳打虎,吴用神机妙算,戴宗神行作法日行八百里,时

迁飞檐走壁如入无人之境等;小说还歌颂了梁山好汉们为了替

天行道、解救众生,勇敢地向统治阶级宣战,发誓要杀光贪官污

吏,而这一点也正是作者要大力宣扬的中心思想。你在阅读这部

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地品读,才能读出这些丰富的思想情感。

    (2)关注特色,感受塑造人物的语言艺术。《水浒传》

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英雄人物的塑造。书中有一百

单八将,每个人物都有名有姓地出了场,有二三十个人物形

象描写得非常有特色,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成为

古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及时雨宋江周人之全、扶人之困,受

江湖人士爱戴;行者武松武艺高强、嫉恶如仇,成为一代武侠

传奇;智多星吴用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被时人称与诸葛齐

名……要想认识这些英雄人物,就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语

言、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当时的情境,细细

研读,慢慢琢磨,这样,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些人物鲜明的特

点,迥异的性情,也一定会被这些人物所打动。

    (3)勤于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在历代封建

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但《水浒传》却反其道而

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

的英雄人物。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作者的这种意图,

还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视角。例如,林冲、宋江、武松等人确实

是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那么卢俊义、秦明、朱仝等人呢,

却是被宋江、吴用等人或“骗”或“挟制”上的梁山,而且用

的手段还很不人道,甚至连一个无辜的四岁孩子都被他们杀

了。再有,他们中的一些好汉经常使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打劫

过路商贩、行人,这与酷吏有什么不一样?抓住了贪官污吏,

就“满门抄斩”,这不是伤害无辜吗?……读书,敢于向书本

质疑,敢于向世俗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会更深刻地理解

书里的内容和情感,也会变得更睿智,这样读书,才是有价

值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梁山水泊,走近那些传奇的英雄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