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弟子规》作为一部承载中华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学经典,讲的是弟子应该遵守的规矩和准则。原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与《三字经》齐名。《弟子规》通篇都在讲家庭教育、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涵盖了人生方方面面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道理,堪称人生第一规。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然而,不论任何时代,“做好人”、“做好事”永远都是最基本的为人准则。在这一点上,《弟子规》对现代企业的员工仍有一定指导意义。不管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交往上,《弟子规》都能起到激励思想、规范言行的作用。本书源于《弟子规》,是《弟子规》在现代职场上的延伸,是一个员工立足企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法宝”。

  令人惊喜的是,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典籍的有益之处,许多企业都将几千年前的国学经典和传统理念融于企业文化之中。

  据报道,深圳一家企业的老板,以年薪20万元的待遇招聘一位企划主管,要求这位主管除了策划能力过硬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应聘者必须能够熟背《弟子规》。

  《弟子规》近年来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是因为它倡导的理念和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比如,“出则悌”篇中有这样几句话:“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讲的是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则代为转告。这一传统理念至今仍是积极的,仍适用于现代社会。

  再如,“谨”篇中有这样几句话:“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讲的是将要进门之前,应先问 “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说“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究竟是谁。这是关于个人仪表和行为的规范,对我们提升自身修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弟子规》中的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对当今的职场人仍有很大的借鉴和帮助意义,因此笔者才在此基础之上编写了这本《好员工要熟读<弟子规>》。根据《弟子规》原文的体例,本书从“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角度来论述《弟子规》在现代职场上的应用,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够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本书中所有未标明案例出处的内容,均为笔者编著。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