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发展,器件与系统的设计更多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越来越多的专业软件投入各种应用领域。这就促使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形式发生改变,对于搞应用的人来说,不需要直接从理论公式出发进行分析和计算,理论学习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了解各种物理现象,建立相应的物理概念,理解运动变化过程,熟悉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本教材编写力求内容精简、重点突出、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在不破坏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前提下,尽量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只要有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即使没有学过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也能顺利学习本课程。

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重点是晶体结构的周期性与对称性,对晶体结合、晶体生长、确定晶体结构的方法等只作简单讨论。第2章以一维原子链为例讨论晶格振动形成格波的特点、声子的概念及声子谱的测量方法,介绍了晶体缺陷的主要类型。第3章介绍能带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模型,晶体电子的波函数与能带结构的特点,有效质量、空穴的概念,以及实际晶体能带结构举例。第4章讨论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及其运动,包括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费米能级与载流子浓度的计算,迁移率与电导率,非平衡载流子,连续性方程。第5章介绍PN结,包括PN结形成与能带图,PN结电流电压特性,PN结电容,PN结击穿。第6章介绍固体表面及界面接触现象,包括表面态的基本概念,表面电场效应,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MIS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第7章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包括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也简略介绍半导体集成器件和微细加工技术。第8章介绍固体的光学性质与固体中的光电现象,包括固体的光学常数、Kramers-Kronig关系、光学常数的实验测量、半导体的光吸收、半导体的光电导、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和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发光和发光二极管。

每章末都附有习题。由于各专业安排本课程的学时及教学要求不同,书中打“*”号内容可以不讲或简单讲述。

本书第1~5章由沈为民负责编写,第6章和第8章由孙一翎负责编写,第7章由唐莹负责编写,马铁英编写了1.6节。全书由沈为民统稿。

    由于编者的水平与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