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形式到内涵的各个方面都更加丰富和完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也对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面向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发展,开展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打造新型的电子商务教材体系和系列教材,显得十分必要。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是一所产学研相结合,充满创新创业激情的新型校企合作商学院。这次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该商学院组织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系列教材建设工作,是一次针对产业界需求、校企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有益实践,对探索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系列教材建设目标是打造一套结合电子商务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电子商务实践,体现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点的新一代电子商务本科教学系列教材,旨在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系列教材建设工作,前期已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面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一代教材体系基本框架。该系列教材针对电子商务中的零售、贸易、服务、金融和移动商务等深浅不同的领域,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的培训,不但吻合电子商务业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也属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一次实践与创新。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九日 一直觉得,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是站在讲台上当老师的那段时光。看着学生不断成长,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很多人说,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教育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们国家每年有几百万名大学生毕业,但很多人走出校园却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对我说,自己的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反差说明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偏离。现在学校里灌输得更多的是知识,而不是思考方式,这不是一种文化的传递。
现在很多大学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这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是件好事。阿里巴巴已成立十年多时间,这十年的时间,我们证明了一件事情,就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中国能成功。同时我们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彻底改变未来,彻底影响我们的生活。我相信电子商务未来会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而不仅仅是企业的竞争力。 但我觉得很多大学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时可能需要更加脚踏实地、更加务实,因为理论上可行的东西在实践上不一定能做到。 我在阿里巴巴商学院成立仪式上说过,这是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教育上的一个摸索,商学院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方面的指导、培训,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创业者,他们更需要商学院的培训和教育。
这个世界在呼唤一个新的商业文明, 我们认为新商业文明的到来、展开与完善,有赖于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人的创新实践。未来的商业人才须具备四个特质:拥有开放的心态、学会分享、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有责任感。过去十年以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网商行列,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创造能力的新一代 ,他们更有知识,更懂得诚信,更懂得开放。
分享和协作是互联网的价值源泉。作为一家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的企业,阿里巴巴乐意为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做贡献。阿里巴巴创业团队自1995年开始创业到现在,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大量案例,阿里巴巴希望将这些案例与中国的中小企业人、创业者及学子们分享,形成教育、企业、产业及社会通力发展的模式。
阿里巴巴商学院组织编写的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系列教材正是基于这一点进行策划酝酿的。这套教材融合了数以千万计网商的电子商务实践,从理论层次进行了总结升华,同时,教材编写团队中不仅有电子商务理论界的著名教授和学者,也有电子商务企业界专家,相信这套教材对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将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予的指导,感谢所有参加系列教材编写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系列教材组织编写委员会的顾问、领导和专家。我相信,这次合作不仅是一次教材编写的合作,同时也是新一代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系列教材建设工程的开篇,更是一次全国电子商务界精英的大联盟,衷心期待我们的老师、同学们能够从教材中吸取知识加速成长。
阿里巴巴集团
2010年8月10日网络零售目 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企业间竞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方式的竞争优势相对于其他方面而言,竞争对手更难模仿,更难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因此有效地开展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是企业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想要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体系,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单个企业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组织方式,结合具体的市场需求,创新运营模式,不断提高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水平。
本书全面介绍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理念、实施策略和最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策略、供应链系统设计、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与建立、库存控制等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物流配送、运输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以及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现代物流的管理方法;基于电子商务和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最新进展等。
本书具体各章节的内容如下: 第1章和第2章是全书的基础,主要阐述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及重要性;第3章分析企业整个工作流程中的物流管理,包括供应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和逆向物流管理4方面内容;第4章就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含义与特征、形成与发展、选择与评价进行阐述,结合我国企业实践分析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制约因素;第5章就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目标和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进行阐述,分析减少库存水平的主要方法;第6章和第7章主要探讨物流配送管理策略以及如何使运输成本合理化的运输管理策略;第8章重点讨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优越性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法;第9章主要阐述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第11章介绍供应链与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问题;第10章和12章则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介绍基于电子商务和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本书具有两大显著特点:第一,理论前沿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本书融合长期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的研究专家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型物流技术和电子商务、物联网的应用,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具体实践,对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进行详细阐述。第二,体例规范且图文并茂。每章正文前有核心要点,帮助读者了解每章的重难点,每章最后有案例分析、本章小结和思考题,帮助读者回顾知识并加以应用,同时文中采用了大量图表直观地阐述基本理论。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读者全面了解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运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实施各种有效策略的方法,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基本了解现代企业进行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具体运作。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尤其是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工业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适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工作者阅读。
本书由陈长彬任主编,钟祖昌、王珍珍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钟祖昌(第1章、第2章),盛鑫(第3章至第5章),李菁苗(第6章、第9章),王珍珍(第7章、第8章部分),陈长彬(第11章、第8章部分),潘洪刚(第10章、第12章)。陈长彬负责全书的总体策划和统稿。陈瑶瑶、李靖宇、周卓然和王灵巧4位同学为全书进行校对和编排工作。
编 者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