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会计学系列教材中是继《基础会计学》之后的一本核心专业教材,其内容涉及一般工商企业的通用业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所用教材。
本书属于“会计学”、“审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财务会计学”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结合近几年相关会计准则的国际变化趋势和截至目前最新修订的国内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含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力求借鉴相关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经过全体作者的充分酝酿讨论,构建了十八章的内容体系,以便更符合企业实际应用和教学规律的要求。在编写过程中坚持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教材成熟和相对统一的内容,并考虑本系列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分工协调;充分考虑企业财务活动规律及所体现出的财务报表列报规律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关联度,合理安排内容顺序;充分考虑本科教学的现实要求,力求精练缩减内容篇幅,以实务学习训练为主,兼顾理论发展趋势的了解,减轻学习阅读负担。
另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报表的称谓做了改变,为此,本书中也将“资产负债表”改称为“财务状况表”,“利润表”改称为“综合收益表”,在此特作说明。
本书由具备多年本课程教学经验及本教材编写经验的教师负责编写,由李现宗、王秀芬任主编,负责教材的总体框架设计、编写大纲的拟定及全部书稿的审定总纂工作。全书共分十八章,各章执笔人员为:第一、十七、十八章由李现宗教授编写,第二、三、四章由王会兰教授编写,第五、六章由董红星副教授编写,第七、八章由王秀芬教授编写,第九、十、十一章由刘永丽博士编写,第十二、十五章由贾璐讲师编写,第十三、十四章由潘广伟讲师编写,第十六章由苏喜兰教授编写。
由于本教材涉及的如公允价值计量、职工薪酬、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表列报、金融工具等国内会计准则仍处在重新制定或修订过程中,至今仍未正式发布,从而使本教材的更新也自然面临诸多难题。但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也只能以当前已有成果(征求意见稿)为参照,今后在使用中难免会遇到新变化的冲击。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不当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在使用中多提宝贵意见!对读者的不吝斧正和指教,本书全体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