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第4版)本书自2001年出版第1版至今已经14年了。当时写这本书时,没想到它会有这么长的“寿命”。计算机基础教材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步伐, 本书基本上每4年改版一次。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总体目标: “普及计算机文化, 培养专业应用能力, 训练计算思维能力”。 这三句话既描绘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完整的面貌,又可以看成是三个递进层次。 三个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有起始点,也有落脚点。各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本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求,力求做到递进层次,有所侧重,避免偏废。“普及计算机文化”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目标要求的第一个层次。它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信息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促进各学科发展的情况。“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即理解和掌握计算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利用计算工具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和做法,这是第二个层次。把计算思维和计算工具并列起来,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和做法,是在计算机教育新形势下的科学认识,“训练计算思维能力”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目标要求的第三个层次。
本次修订遵循以上原则, 侧重普及计算机文化,注意专业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潜移默化;同时根据平台升级和第3版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对每一章都进行了修改。为便于读者使用,这里详细列出主要变动:
(1) 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均从2003版升级为2007版。
(2) 操作系统: 更新了全部课堂训练和自学内容。
(3) Word: 增加了图解,如绘制图形、文本框、样式, 更新了全部自学内容(样式、创建目录)。
(4) PowerPoint: 更换内容过时的图 , 补充了PowerPoint 2007的新增内容SmartArt图形,制作了图解。
(5) Excel: 基础内容增加了数据的条件格式预设、数据控制输入,课堂训练中增添了函数嵌套介绍,自学部分增添了数据的查询计算。
(6) 计算机网络 : 自学内容更新为Google地球、BT下载,课堂训练增加了网上视听、远程桌面。
(7) 网页制作: 更改了课堂训练。
本次修订由我主编, 参加编写的有姚普选(绪论、第1、2章)、沈红(第3、5章)、杨忠孝(第6、7章)、张建(第4章)。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冯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