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高中化学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中一直注重且容易“落到实处”的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却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去强化和浸润。那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抓手”呢?

关于化学史的各种文献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大事件,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展示了化学家们在研究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多角度呈现了化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将化学史料整合并融入新课程的教与学中,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此可见,精心整合的化学史料可以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 “抓手”,一个很好的着力点。

本书按照新课程人教版《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8个模块的编排体系,将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化学史人物、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化学概念理论的发展过程编写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化学史故事,并配以适当的插图,向读者展现了化学发展史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化学家的性格不再显得那么平面,他们其实是那样的立体而丰满; 化学假说和理论的建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们的发展过程曲折而艰难。从这些化学史故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化学家不是高不可攀,不是圣人,揭开神秘的面纱,他们也会暴露出保守的一面; 但是,他们又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勤奋严谨、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这些共同的科学精神和品质。走进这些化学史故事,深入了解化学史上的这些真实的人和事,经历他们的科研过程,学习他们的科研方法,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我们将会受益匪浅。

本书是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量身打造”的一本教学参考书。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化学史故事的后面,作者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以“编者按”的形式挖掘了化学史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教学价值,并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些化学史故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哪些故事适合课堂引入,产生悬念; 哪些故事适合课堂穿插,画龙点睛; 哪些故事适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哪些故事适合作为教学线索,一贯到底……根据这些建议,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问题,可以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深切感受科学的真谛。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经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相信这些用心雕琢的化学史故事既可以作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素材,更能够为行走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们带来智慧的启迪和有益的帮助。

白建娥刘聪明201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