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21世纪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性的主导产业,网络技术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人们日常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机关、公司、企业,还是团体组织、个人,都认识到网络对政策宣传、生产经营、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各企事业单位都组建了自己的内部网络,从而实现网上办公和生产管理,或者将自己的内部网与因特网互联。 在各行各业进行局域网建设的过程中,对网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本书总结了编者多年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及高职教学的经验,并根据网络工程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抽象出若干个教学项目,较复杂的项目还包括几个工作任务,形成了符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材。

本书共分4个教学模块,14个项目,建议教学课时数为64课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模块一路由器的基本管理与配置,包括两个项目: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路由器的IP协议配置。

模块二构建多区域互联网络,包括4个项目: 静态路由选择的实现、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EIGRP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

模块三分支机构的宽带Internet接入,包括6个项目: 广域网PPP协议封装、广域网帧中继连接、使用访问控制列表管理数据流、私有局域网接入互联网、DHCP动态分配地址的应用、虚拟专用网配置。

模块四管理网络环境,包括两个项目: 网络设备的安全保护、管理网络设备的IOS映像和配置文件。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在指导思想上,始终本着“做中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强调通过动手、总结来提高综合能力。

在组织方式上,按照学习领域的课程改革思路进行教材的组织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来完成。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先提出工作任务,然后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应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方案分析,从而实施完成任务并进行测试。

在目标上,以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体现高职特色,有所创新和突破,全书的14个项目均来自企业工程实际。

在内容选取上,坚持集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尽可能选取最新、最实用的技术,与当前企业实际需要的网络技术接轨。

在内容深浅程度上,把握理论够用、侧重实践、由浅入深的原则,以使学生分层、分步骤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项目实施上,既可以采用真实的网络设备组建网络来完成,也可以采用思科公司Packet Trace来实现,使得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的院校也能按照教材完成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本书由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褚建立、邵慧莹任主编,路俊维、陈婧任副主编。其中项目1、项目6由邵慧莹编写,项目3~项目5、附录由褚建立编写,项目2由陈婧编写,项目7由张静编写,项目8由董会国编写,项目9由李军编写,项目10由路俊维编写,项目11由钱孟杰编写,项目12由王沛编写,项目13由郗君浦编写,项目14由李惠琼、马志强编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