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材众多,大多都是偏重理论知识的论述,缺少实际应用的内容,很难找到适合应用型本科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材。
为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架了以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为主,以信号的放大与处理为核心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体系结构。
全书分为8章: 第1章半导体器件,是模拟电路的基础,重点介绍组成模拟电路的核心器件——半导体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第2章至第6章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常用的信号放大与处理电路; 第7章介绍正弦信号与非正弦信号发生电路; 第8章介绍直流电源电路。全书由信号、信号的加工处理和电源组成一个完整的模拟电路系统。
本书各章的基本体例结构如下:
1. 内容提要: 概括本章讲解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目标与重点: 说明学习重点及学习收获。
3. 应用导入: 以电路的实际应用为引导,激发学习的兴趣,导入本章的知识内容。
4. 本章正文。
5. 实用电路举例与分析: 穿插于正文中,说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与提高应用技能与能力。
6. 实践环节: 将实践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突出培养技能与能力。
7. 本章小结: 对本章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概要回顾。
8.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核心内容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之间的关系。
9. 阶段测试与综合练习。
此外还设置了问题讨论、动手动脑、动手实践、知识拓展等新颖的特色栏目,全书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互动交流。
本书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贯彻“精、新、实”的编写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精选必需的内容。本书的编写突出了以下主要特点:
增加由实际应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结构式描述,易读、易懂、易学、易记。
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培养技能与能力。
本书既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电类各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入门书籍。
本书参编人员为沈阳工学院的骨干教师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杨冶杰同志。其中第1、3、7章由李姿编写,第4、5章由杨冶杰编写,第2、6、8章由唐朝仁编写。全书由唐朝仁教授担任主编,负责策划、内容安排和全书的统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沈阳工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书中可能存在错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