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教材建设是中医高等教育事业基本建设之一,也是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的关键。自中医学院创办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对系统整理中医学理论和提高中医基础教学质量、培养中医药人才等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外教育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适用性强的数字化含英语的特色教材。借教材载体实现迅速传播中医的知识体系,达到中华传统医学系统、全面、不失本色地推向世界的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主干课程。它既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国内外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是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教材适用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用书,同时也是从事中医药临床与科研的重要参考书。

迄今为止,国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等教材近50余种,编写风格各异,但本教材运用多媒体数字化形式含英语编写尚属首次尝试。以往教材编写方法均为传统的、古典的,没有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呈现知识点。解决中医语言的古朴、概念的深奥、理论的艰涩等教学问题,着手教材可读性、可操作性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亦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本教材的编写将打破固有的模式,建立全面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有效地改变单纯文字化教育模式。具体实施中做到内容丰富、文字简练,突出重点,相关知识点采用动画、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创造生动、新颖、活泼、快乐的气氛传授知识,一改中医高等教学呆板、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中医的兴趣,同时配附英文弥补国际交流中语言的障碍,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全书采用数字化的制作将引领教材的改革。

本教材以国内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大纲为基础,涵盖国内外职业中医师考试大纲,充分体现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按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围,将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着重反映当今社会的疾病谱,并做到能对现代临床医疗给予有效指导。本教材编写将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对外教育的特色,充分考虑初学中医的学生,尤其是外国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和接触中医知识的困难所在,对各知识点的概念进行梳理,正确、全面、简洁、规范、生动地进行中英文表述、数字化表达,达到外国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目的,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本教材编写宗旨:综合中医学术之精华,反映现代研究之成果,汲取全国统编教材之经验,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之特色。在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等理念的指导下,赋以创新的思维模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编写成书,相信本教材对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繁荣中医学术,传播中医文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基础医学院领导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在此致以深深的感谢!

本教材编写中虽竭尽全能,仍难免瑕疵,尚祈专家不吝赐教,以资完备。

胡冬裴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