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家具是人类的一种物质文明。英国家具史学家爱德华·路西– 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 )说:“不管怎样,拥有家具表示着一种文化水准,它是一种高于纯生存的水准,正如它表示人类已抛弃了动物的习性和生存方式。在这一方面,坐类的家具也许是最有意义的,因为凳子和椅子表明使用者已经受到他(或她)的文化氛围的教化。在另一方面,它表明了正是文化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从文明的视角来认识家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家具是怎样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逐步由粗至精,由简至繁,而最后又回归至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看到家具怎样表现出其文化的内涵。

西方家具的源泉来自于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从古代埃及文明算起,到现在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纵览西方古典传统家具的发展和特点,其中重要风格的家具的造型和装饰都是紧随着建筑和室内装饰风格而来的。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建筑对西方家具的风格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古代希腊的家具从古风淳朴的简洁到别具风韵的优雅,与希腊建筑的关系如影随形。到了公元1 世纪,在希腊人那里已经做得十分完美的一系列精致的家具被罗马人全盘接受了下来。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约翰·莫莱(John Morley )认为:“在罗马的建筑和室内装饰方面,有两个对立的学派:一种是尊重庄重的简洁,它是基于早期的古希腊风格;另一种是具有奢华的东方品位,它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巴罗克风格(Hellenistic baroque)。古代罗马蓄意的‘希腊化的复兴’,其中包括古希腊家具的复兴,而用东方化的怪诞的‘摩登’希腊绘画和用灰泥粉饰(stucco)的‘怪诞的’(grotesque )室内装饰则培育出新的家具类型,对比这两者就可以最明显不过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创造性的张力。由于这两种主要古代流派是对立的,把它们分类成‘古典的’和‘反古典的’。在15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前,这两个流派极大地影响了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许多精致的家具类型在西方消失了。但是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了一千年,在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期罗马古典风格得到了发扬光大。极少有拜占庭家具拥有自己的地位,但是很明显有三种古典的罗马家具在君士坦丁堡被保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第一种是“镶嵌式”家具,它在公元前5 世纪

的希腊就已存在;第二种是“镟制式”家具,它是从古罗马的镟制技术发展而来

的;第三种是用动物、人体和怪兽作为装饰图案的家具,它是伟大古人的一种实践。

所有这些都被黑暗世纪的欧洲权贵们接纳下来,对于他们来说,拜占庭式代表着

时尚。后来,拜占庭风格发展成“罗马欧洲”的家具风格,以本土的形式保存了

下来,并延续到现代。罗马式风格的家具大量应用建筑上的纹样,比过去任何一

个年代都用得多得多。在哥特风格盛行至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保持了古代罗马

风格和拜占庭的古典主义。

公元7 世纪,伊斯兰力量兴起,它从拜占庭带走了艺术和建筑技术,树立了

自己的形象。伊斯兰建筑强调垂直性,以尖拱为标志,它的装饰是抽象的“阿拉

伯式花饰”。这极大地影响了哥特式和拱形的“反古典”的欧洲风格,后者兴起

于12 世纪。哥特式家具在它广泛采用的建筑特色上是跟随罗马式的。发展成熟

的哥特式家具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具有“建筑特征”的家具。哥特式“建筑”

家具与后继的“镟制式”家具和实用的“拆装式”家具并存。

文艺复兴产生了新的艺术类型,建筑和室内装饰依据的是古代罗马艺术及人

工制品。15 世纪的家具不是从古代家具仿制而来,而是混合了古典来源的特色,

再加以“剪贴”。这些来源包括罗马建筑、凯旋门、雕刻、石棺和祭坛,它们用

石头做成,十分雄伟。这样,产生了一种新的“罗马”古典主义,它延续到16 

世纪。16 世纪初期,拉菲尔学派(school of Raphael )把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提

升到光辉的顶点,他们在绘画中再现了古典家具,这些形态的家具曾在16 世纪

的意大利重新流行。

15 世纪末期重新发现了古代罗马“怪诞”风格的室内装饰,它有力地影响

了文艺复兴高峰时期的建筑和艺术,结合了伊斯兰的“阿拉伯式”和“清真寺式”的装饰。“怪诞”式产生了一种新造型的“反古典”式家具,在16 世纪的欧洲曾普遍流行,法国、佛兰芒和德国曾影响过它的发展,一直持续到17 世纪。许多新的家具纹样和主题是从怪诞式和阿拉伯式花饰中产生的,其中包括用窄带折叠(或交织)的装饰图案、漩涡图案和静物。在意大利,家具受到了“风格主义”、新生的巴罗克和米开朗琪罗及其同伴的雕刻风格(受希腊巴罗克雕刻的影响)的

影响。

17 世纪两个主要的家具风格流派是意大利的巴罗克风格和“路易十四”风

格(法国古典巴罗克风格)。贝尔尼尼(Bernini )以雕刻的美学对意大利的巴罗

克式的建筑、室内装饰和家具起到了至高无上的影响。17 世纪末,法国的古典

巴罗克派屈从于一种新的更深刻的“反古典派”——洛可可风格,它是“怪诞”式和阿拉伯式的混血儿。洛可可派的雕刻、绘画和室内装饰以曲线见长,在18 世纪的前半叶,“有机的”洛可可家具风行整个欧洲大陆,它大多以漩涡纹和图案取代了古代的建筑和装饰图案。对西方家具来讲,一种新的元素——不对称性被引进来了。洛可可风格很容易与中国、日本的技巧与装饰结合起来;在英国,它还与另一种“反古典派”——哥特式结合起来,再度普遍流行。在整个18 世纪的前半叶,两种风格的家具——古典巴罗克和以古代建筑为基础的风格,被用来作为英国帕拉第奥式建筑中的配套家具。

18 世纪50 年代后期,古典和文艺复兴的怪诞风格的装饰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再度得到流行,并持续成为一种时尚,直到19 世纪40 年代。成熟了的洛可可风格的家具开始淡出,18 世纪后期的“新古典主义”家具兴起,在这种类型的家具中,怪诞的装饰成为立体的了。对早期希腊建筑和希腊陶罐的发现,使家具更多地采用“伊特拉斯坎(希腊)”的纹样,这些纹样又重新在整个19 世纪流行。这些新古典风格与考古意义上的新古典风格并存,而且对它进行着继承。在这个过程中,古典家具的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新展现又发生了,并且传播开来。一些新的家具或多或少地是精确仿制古代家具的,埃及的纹样和装饰被广泛采用。“基本的”几何形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比德迈式家具(Biedermeier furniture )中尤为如此。1 所有的这些风格都互相混合或结合。

19 世纪首先是考古意义上的复兴和不加区别的折中主义盛行的时代,在19 世纪中叶,两者都是摇摆不定的。文艺复兴风格、巴罗克、洛可可和新古典风格都重新流行起来,品位趋于低下。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复古主义风格对此作出了最好的注释。

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哥特式,然后到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受到伊斯兰的重大影响,接着是巴罗克、洛可可及以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西方古典家具似乎走到了它的终点。随后的复古主义风格只不过是昔日辉煌的回光返照。

但是17—18 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生和19 世纪的发展成熟(自从15 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欧洲向美国殖民以后,西方也就包括了美国),至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现代家具肇始了。从托耐特的弯曲木家具开始,英国最先提出的工业设

比德迈式是19 世纪早期和中期德国流行的一种家具式样。

计的思想及至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直到后来一系列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探索如新艺术运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等,最终由风格派和包豪斯在20 世纪30 年代确立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基础,现代家具开始形成。家具的各种流派呈现出明显的风格,它们不断地交融和替代,但在总体上呈现出进步并臻于完善的过程。这当然已不是本书的内容所及,但是交代西方古典家具终结后的前路,我们不能不看到,正是深厚的文明积淀,使现代西方家具的发展道路显得较为平坦和前程远大。这也许正是我们研究西方古典家具的理由。

本书的写作始于2001 年。这一年的年底,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使中国从2001 年至2005 年这短短的5 年时间里,对美国出口货物的份额从占美国总进口量的25% 迅速攀升到43% ,而中国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则由1992 年的

2.08 亿美元增长至2005 年的108 亿美元,即在13 年里增长了50 倍。众所周知,现代美式家具的造型设计,主要以法国的路易风格(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即巴罗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可归属于洛可可风格的英国的安妮女王式与奇彭代尔式风格,以及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使命派风格(Mission Style )为基调,加上现代设计师的改良。美式家具在法式和英式基础上的改良是符合美国的移民文化和居住特点的。我国家具行业过去对西方家具了解甚少。在这种产业背景下,我国家具行业急需深刻、全面地了解西方古典家具,包括美式家具的欧洲渊源、造型和装饰特点、工艺技术等,这关系到我国对美出口家具的重大经济利益。作者遂决心深入研究西方古典家具,为中国对欧美的家具出口提供理论背景,斯诚为写作此书的动机和动力。西方古典家具的经典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为此,我着意在众多的著作中选定了几本,潜心苦读,从中获益良多。现在贡献的这本陋著,其实不过是我学习西方通史、西方文明史、西方文化史和西方家具史的笔记和心得。由于笔者学养浅陋,加之外文水平不高,其中肯定有许多谬见,乃至贻笑大方,敬请读者指正。

许美琪2013 年8 月识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