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是自动化、机械、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电路元件识别、电路物理量的计算与测量、交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过渡过程、磁性材料与应用、安全用电等。通过简单配电线路的规划与实施,为学生从事机电设备的电气维修积累调试技能和维修方法,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作为一本面向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书既考虑学生就业对技能要求的现实性,又关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 既体现知识传承,又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在章节的安排和编写中,针对“知识传授、方法学习、技能应用”等不同的内容,尽量做到每个知识点与基本应用紧密结合。
全书的编写构架为“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内容→知识应用→思考与练习→章节小结”,同时根据章节内容调整编写风格。例如,电路分析方法按“方法探索→方法学习→方法应用→总结提高”组织教材内容; 三相电路按“电源联结→负载联结→电量测量→相序判断”组织教材内容。
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可循,学习更不例外。我们深知,做一道题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而掌握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为此,我们精选了教学案例,给出了案例目的,强调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本书学时建议为72~80学时,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
本书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民权担任主编,负责制定编写大纲并提出各章的编写思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力恒、梅晓妍担任副主编。教材的第3~7章由王民权编写,第1章和第8章的8.2节由应力恒编写,第2章和第8章的8.1节由梅晓妍编写。全书由王民权统稿。
本书用了3年的时间进行编写,并进行了多次修改,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本书的使用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使它成为一本可用、能用、适用的好教材。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从始至终得到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志宏老师的关注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了一些经典本科教材和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在此向各位参考书目的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让我们从“电工基础”课程开始,为未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打好基础。
编者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