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港口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实现水陆中转运输的重要物流枢纽,港口机械是港口高效率完成船舶装卸作业、货物存储、转载运输的物流技术装备。在经济全球化、绿色化发展的今天,远洋船舶的大型化推动了港口深水化、专业化码头的建设,同时对港口机械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的近40年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2002年以来,中国GDP先后超越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港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至2016年我国港口总吞吐量和集装箱总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014年世界排名前10位的港口中,中国占有8席,2015年和2016年各占有7席。

在此期间,中国港口机械制造业与中国港口的建设一路同行,走过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近30年的发展尤为迅猛。以原上海港口机械厂和现上海振华重工集团等为代表的中国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面向港口、锐意创新,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设计院所和高等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实践,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消化、吸收并最终完全自主创新发展的中国港机制造业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大型港口机械产品独有的设计技术和工艺规范,并培育出一支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港口机械专业技术队伍。从20世纪90年代起,港口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型港机制造厂也应运而生,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中国港机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发展需要以外,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出口到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其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足以跟国际上各大港机品牌媲美,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可靠耐用,得到了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意大利、西班牙、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沙特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内的国际用户的普遍赞誉。目前,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堆场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为代表的中国大型港口机械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远远领先世界同行,连续18年排名世界第一。各类大型港口散货装卸机械和叉车、集装箱堆场用流动机械等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也逐步走向世界先进行列。今天的中国港机已傲然矗立于世界各大知名港口,成为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舞台的一张引人注目的靓丽名片。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从“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发展,从中国及世界港口发展对港口机械产品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必要对我国近年来自主开发的港口机械各类产品和积累的相关技术成果、使用经验(包括我国港口对部分国外先进产品的应用)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汇总,将其编撰成一本《工程机械手册——港口机械》(以下简称《手册》),使之成为帮助广大港口机械专业工作者进行基本知识理解、产品选型和港机应用的工具书,同时也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机制造业探索前行、创新发展的见证。

本《手册》为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组织编撰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工程机械手册》中的一卷。根据《工程机械手册》编写工作的总体布置要求,本《手册》的编写组织工作由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全权负责。经同行推荐和民主协商,港口机械分会于2014年初成立了手册编辑委员会,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董事长宋海良博士任编委会主任;《手册》由武汉理工大学陶德馨教授担任主编、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严云福教授级高工、上海海事大学董达善教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张德文研究员担任副主编。为了有效推进工作,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专门成立了《手册》编写办公室,学会秘书长郑楼先教授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手册》的编撰组织与协调工作。

与已有的其他港口机械手册相比,本《手册》的特点在于:

(1) 《手册》内容重点针对港口机械设备选型与设备应用的需要。针对广大港机专业工作者对设备选型、港机应用和维护管理的需要,重点介绍各类港口机械典型产品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产品型号、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和设备选用计算方法、应用案例等内容,因此本《手册》内容与相关的港口机械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书籍有一定的互补性。

(2) 编入手册的港机产品门类齐全。《手册》在众多参编单位和60多位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内容几乎涵盖了国内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及各种专业码头目前在用的各类装卸机械和技术装备。全书分为5篇,共44章。按照港口机械的结构、功能不同,将产品划分为港口起重机、港口装卸搬运车辆、港口连续输送机械、港口连续装卸机械、其他港口机械共5大门类、70余种产品单元,可为广大设备需求者和各类港机产品开发、应用者提供查询和学习的方便。

(3) 突出港口大型主流机型的相关信息。《手册》较翔实地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门座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桥式抓斗卸船机和散货连续装(卸)船机等大型主流机型的产品开发现状,凸显了我国在上述产品领域的技术成果、领先优势与使用经验,反映了该类港机产品国内外最新技术水平与发展动向,对从事港机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有学习、参考价值。

(4) 充分顾及我国中小港口、内河港口和某些特殊装卸作业的需要。在《手册》第5篇“其他港口机械”中收入了诸如过驳平台、大件码头装卸设备、港口集装箱散货设备、港口滚装连接桥、登船桥、港口斜坡缆车、港口输油臂等装卸设备,这些产品有的属于综合运用型(如过驳平台),有的属于发展应用型(如集装箱散货设备),其成熟技术资料较为稀缺、难以寻觅,但内容贴近港口生产实际,将其系统归纳编撰成册,有利于拓宽港口机械的应用领域和适用范围,满足广大中小港口、内河港口和某些特殊装卸作业的需要。

(5) 注重技术标准、安全规范的引用。各港机产品单元的章节中尽可能列出相关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并在《手册》附录中予以汇总,总共收入了567项技术标准和规范,便于设备采购、产品设计制造、设备供货方综合查阅,沟通交流。

基于以上特点,本《手册》可为广大港口设备用户全面了解和正确选用港机设备提供技术指导,为各类港机设备生产供应商有效组织产品开发提供帮助,也可供从事港口规划设计、装卸工艺设计、港机产品设计、港机使用与维护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使用。

本《手册》的编撰工作从2013年5月启动至今已历时三年多。整个工作过程始终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的悉心指导以及《手册》编辑委员会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在全体参编单位和作者的大力配合与共同努力下,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在此,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谨向全体关心、支持《手册》出版的单位及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体作者为编撰本手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手册》内容涉及面宽,门类众多,机型各异,技术复杂,编写时间较短,编写难度较大,虽参编各方和作者们竭尽全力,但受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