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1. 本书编写背景

本书自2005年第1版、2009年第2版出版以来,被许多学校选为了教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中原有的很多内容需要修订和更新,尤其是软件的版本升级。因此,我们对原书结构和内容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要。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各学科发展的基石之一,计算机及其计算机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以便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为此,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聘请清华大学的教授作为顾问,由来自十几所学校的教师组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编写委员会,共同承担了这一教材的编写工作。

2. 本书特点

本书注重易学性和实用性,符合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最新。介绍了系统软件Windows XP和办公软件Office 2010,使得学校教学与社会应用紧密接轨。

详略得当。不求面面俱到,只讲述实际当中应用较普遍的功能,避免重复讲述不同软件(如Word和Excel)的类似功能。

教辅结合。与本书配套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程(Windows XP版)》同期出版,丰富的实例训练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各章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课件配备。为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本书编者精心制作了课件,可免费赠送给选用本教材的教师。

版本较新。本书选用的是Office 2010版本,相比之前的版本在各模块的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3.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为6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维护和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等内容。

第2章介绍Windows XP操作系统知识,主要内容涉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indows XP控制面板及常用附件的操作等内容。

第3章介绍Word 2010文档处理,包括:Word 2010的窗口及其组成、文档的基本编辑、段落与格式的排版、样式和模板、图文混排及表格处理等内容。

第4章介绍Excel 2010电子表格,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编辑、单元格编辑、工作表的管理、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图表的使用、排序和筛选等内容。

第5章介绍PowerPoint 2010,包括:演示文稿的创建、演示文稿的编辑及输出等内容。

第6章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局域网知识、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页的浏览、资源的搜索与下载、电子邮件的收发等内容。

本书编委会成员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均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们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反复论证,并研究制定了教材的编写方法。

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都是从事了多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大计算机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4. 本书约定

本书以Windows XP为操作平台来介绍,为便于阅读理解,本书做如下约定。

本书中出现的中文菜单和命令将用“【】”括起来,以示区分,而英文的菜单和命令直接写出,即省略“【】”。此外,为了使语句更简洁易懂,书中所有的菜单和命令之间以竖线“|”分隔,例如单击【文件】菜单再选择【保存】命令,就用【文件】|【保存】来表示。

用“+”号连接的两个键或三个键表示组合键,在操作时表示同时按下这两个或三个键。例如,Ctrl+V是指在按下Ctrl键的同时,按下V字母键;Ctrl+Alt+F10是指在按下Ctrl和Alt键的同时,按下功能键F10。

在没有特别指定时,单击、双击和拖动是指用鼠标左键单击、双击和拖动,右击是指用鼠标右键单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