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管理会计导论》(第16版)继承了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查尔斯·T.亨格瑞教授以往会计学教材的优良传统,涵盖了管理会计的所有基础知识,代表了入门级管理会计学的主流,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本版本也是对已故亨格瑞教授的最好纪念。我们认为,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 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成功

本书共17章,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决策的制定包括第1~6章;第2部分计划和控制包括第7~10章;第3部分资本预算包括第11章;第4部分产品成本核算包括第12~14章;第5部分财务会计基础包括第15~17章。

作者在每章特意安排了以下内容。

 (1) 清晰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完成学习。

(2) 大量的实务案例。从章首案例,到正文中的现实案例,以及“商业快讯”中的案例,还有作业题中丰富的案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基础概念和原理。

(3) 丰富的图表。本书安排了许多图表,其目的是通过图解的方式阐述会计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读者直观地理解管理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

(4) 难度循序渐进的习题资源。从强化简单的知识点练习题,到解决复杂问题的习题、团队合作题、案例分析题,丰富的习题资源是本书的特色之一。这种习题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难度上层层递进,便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我们认为,这种全新的安排非常有助于读者迅速地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使本书内容丰富多彩,也激发了读者的学习热情。

二、 基于管理者视角,理解会计信息对决策制定的影响

“算为管用、算管结合”这句话在本书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正如本书前言所说,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一个变幻的商业世界中航行。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决策,评价现实环境,并理解数字的价值。

每章开始的章首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企业的范例,并引用了该公司经理、投资者或企业所有者对该章主题的精辟论述。范例贯穿于每章的始终,它将会计和企业的实际决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章的习题均包括那些在企业实际经营决策中将用到的相关资料和财务指标。为了帮助读者认识会计和决策的关系,作者还特意增加了案例分析。

三、 工作团队阵容强大,内容分工细致,促进学生职业成功

我们从本书的前言部分可以看出,除了四位作者之外,该书的工作团队还包括学生评审者(帮助检查课文和作业)、教师评审者(对全书进行评审)、团体参与者、其他作者和评审者(编写和评审教师手册、录像指南、学习指导、CD、幻灯片、技术、现场录像、在线课程,等等)。在这个强大工作团队的努力下,本书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教材整体质量一流。管理会计导论(第16版)的工作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理解管理会计概念并促进学生成功。通过教材、习题以及其他媒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成功。这些成功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②注意会计信息与实务环境之间的联系; ③注意培养读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④注意职业道德教育; ⑤注意交流技巧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⑥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为本书的译者,在近五年的教学中我使用过前两个版本的英文版开展本科教学,深刻地体会到本书的先进教育理念,学生也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将本书的部分内容在中央财经大学的MBA、MPAcc以及多个面向高级经理人的培训项目中进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管理会计学的教材,也可供财务会计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自学管理会计时使用。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告诉读者如何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制定,因而,企业的经理和其他中层管理人员要了解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选择本书是非常合适的。

本书由我负责组织、翻译和审校,孙薇博士对初稿进行了审校,参加翻译的人员为中央财经大学的15级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生珍、刘诗诗、周斯雅和冯玉璞。在她们的本科学习阶段,我使用《管理会计导论》(第15版)为她们讲授管理会计课程。本次翻译项目我们制订了严密的项目计划,事前统一关键词和翻译格式规范,以及“每周一章,问题及时反馈集体解决”的策略。严密的计划使翻译工作得以高效如期地完成。17级会计专业硕士李哲参与了本书的编辑工作和部分译校工作。最后,我通阅了全部书稿。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除了要面对会计专业术语外,我们还接触了大量的与会计相关的行业、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这些都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我们尽力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有些名词、术语我们经过多次反复推敲,部分章节几经修改,但因译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来信请致: 13911909589@139.com。

刘俊勇      

2018年5月于北京太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