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审委员会
主任: 杨云
主任委员: (排名不分先后)
张亦辉高爱国徐洪祥许文宪薛振清刘学
刘文娟窦家勇刘德强崔玉礼满昌勇李跃田
刘晓飞李满徐晓雁张金帮赵月坤国锋
杨文虎张玉芳师以贺张守忠孙秀红徐健
盖晓燕孟宪宁张晖李芳玲曲万里郭嘉喜
杨忠徐希炜齐现伟彭丽英赵玲
委员: (排名不分先后)
张磊陈双朱丽兰郭娟丁喜纲朱宪花
魏俊博孟春艳于翠媛邱春民李兴福刘振华
朱玉业王艳娟郭龙殷广丽姜晓刚单杰
郑伟姚丽娟郭纪良赵爱美赵国玲赵华丽
刘文尹秀兰李春辉刘静周晓宏刘敬贤
崔学鹏刘洪海徐莉高静孙丽娜
秘书长: 陈守森平寒张龙卿
出版说明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转向深度教学改革阶段。教育部于2006年12月发布了教高[2006]第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
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大学出版社的领跑者,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根据教高[2006]第16号文件的精神,于2007年秋季开始了切合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教材建设工作。该系列教材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很多高职院校的认可和选用,其中部分书籍的销售量都超过了3万册。现重新组织优秀作者对部分图书进行改版,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图书品种。
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与软件专业的教材品种繁多,但符合国家计算机网络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方案,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能够自成体系的教材还不多。
我们组织国内对计算机网络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有研究并且有过一段实践经验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讨和调研,遴选出一批富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合力编写了这套适用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软件专业的教材。
本套教材的编写方法是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核心,以项目开发为主线。我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教学方法和教材特色,消化吸收优秀的经验和成果。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依据,把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思想完全融入教材体系,将基本技能培养和主流技术相结合,课程设置中重点突出、主辅分明、结构合理、衔接紧凑。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学、思、练相结合,旨在通过项目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使知识从书本中释放并转化为专业技能。
一、 教材编写思想
本套教材以案例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围绕开发项目所用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某些知识点附上相关的例题,以帮助读者理解,进而将知识转变为技能。考虑到是以“项目设计”为核心组织教学,所以在每一学期配有相应的实训课程及项目开发手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整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内容,相互协作,综合应用该学期的知识进行项目开发。同时,在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紧密地结合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整体上体现了内容主导、实例解析、以点带面的模式,配合课程后期以项目设计贯穿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软件开发技术具有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本套教材在介绍软件开发主流技术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软件相关技术的横向及纵向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项目教程出版说明二、 丛书特色
本系列教材体现目前工学结合的教改思想,充分结合教改现状,突出项目面向教学和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改革成果,打造立体化精品教材。
(1) 参照和吸纳国内外优秀计算机网络、软件专业教材的编写思想,采用本土化的实际项目或者任务,以保证其有更强的实用性,并与理论内容有很强的关联性。
(2) 准确把握高职高专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特点。
(3) 充分调查研究国内软件企业,确定了基于Java和.NET的两个主流技术路线,再将其组合成相应的课程链。
(4) 教材通过一个个的教学任务或者教学项目,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及边学边做,重点突出技能培养。在突出技能培养的同时,还介绍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未来在就业岗位上的终身学习能力。
(5) 借鉴或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突出计算机网络、软件人才培训的先进性、工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6) 以案例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并以实际工作的例子引入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语言简洁明了、清晰易懂,更具人性化。
(7) 符合国家计算机网络、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引入知识点、讲述知识点、强化知识点、应用知识点、综合知识点的模式,由浅入深地展开对技术内容的讲述。
(8) 为了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在建设本套教材的教学服务资源。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提供教材的电子课件、案例库等资源。
高职高专教育正处于新一轮教学深度改革时期,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到教材建设,依然是新课题。希望各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清华大学出版社将对已出版的教材不断地修订、完善,提高教材质量,完善教材服务体系,为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继续出版优秀的高质量的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职高专计算机任务驱动模式教材编审委员会
2014年3月
前言
SQL Server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性能优越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性能可靠、易于使用,是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中较好的数据库产品之一。目前,许多行业使用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因此掌握这门技术非常必要,学生毕业后可作为SQL Server 系统管理员或者数据库管理员;或从事基于C/S、B/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本书以SQL Server 2008 R2为平台,介绍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开发技术。
一、 教材组成
本书主要包括4个单元和附录。
单元一走进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该部分由项目1~项目6组成,主要介绍: SQL Server 2008安装技术;SQL Server 2008的管理工具使用方法;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创建数据库和事务日志技术,管理数据库技术;创建数据库对象(表);SQL Server 2008查询窗口;管理数据表技术。经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设计数据库,理解服务器、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对数据表中数据能够查询、修改、添加、删除。
单元二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的管理。该部分由项目7~项目10组成,主要介绍提高查询信息速度的技术(索引);保护数据完整性(CHECK约束、DEFAULT约束、唯一约束、规则、默认值、主键、外键、触发器等);数据库安全性技术(视图、存储过程);TSQL语言编程。
单元三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该部分由项目11和项目12组成,主要介绍SQL Server 2008安全管理技术,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以及权限管理等;还介绍了如何备份和还原(恢复)数据库,以及如何导入、导出数据库中数据等技术。
单元四数据库应用开发训练。该部分由项目13组成,主要介绍ASP.NET与SQL Server 2008配合开发实例,Java/SQL Server 2008开发和JSP/SQL Server 2008开发关键技术。
附录该部分由附录A(学生数据库(xs)表结构及数据样本)、附录B(连接查询用例表结构及数据样本)、附录C(SQL Server操作常用语句)、附录D(常用函数)、参考文献组成,主要介绍本书中数据库XS结构和数据,归纳了常用的TSQL语句和函数,以及本书的参考书籍,以备学生需要时进行查阅。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项目教程二、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本书在宏观设计上始终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驱动,在微观上的各个教学单元中,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首先提出项目,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项目目标,然后通过一个个任务来完成项目。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的过程。
三、 实验教学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7操作系统或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IIS,SQL Server 2008 R2,ASP.NET。
四、 本书特点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由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反映了初学者认知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规律。该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以被其他类学校和自学者参考选用。
本书的内容以理论必需、够用,强化实用、应用为原则;总结了一线骨干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经验;以贯穿全书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例为目标,按照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的顺序,把数据库开发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知识由浅入深地设置成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项目,达到训练数据库开发的技术和学会相关知识的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配合销售数据库实训项目,巩固对数据库开发技术的掌握。书中所有例题都已调试通过,每个项目的习题和实训都经过精心编制,实用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数据库技术和知识。
本书由孙丽娜、杨云、姜庆玲担任主编,康志辉、黄启昭、曾伟渊担任副主编,孙丽娜负责大纲编写、各项目的结构和内容设计及全书的通稿及审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孙丽娜编写项目2、项目5~项目8,杨云编写项目1、项目3,姜庆玲编写项目4、项目9、项目10,康志辉编写项目11,黄启昭编写项目12,曾伟渊编写项目13。粘新育、马立新、金月光、牛文琦、郭娟、刘芳梅、王春身、张亦辉、吕子泉、王秀梅、李满、杨建新、梁明亮、薛鸿民、李娟、王秀梅、孙凤杰等参加了部分章节的审稿工作。
虽然参加本书编写的教师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方面都有着多年的教学与开发经验,但由于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Email:yangyun90@163.com;Windows&Linux教师交流群:189934741。
编者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