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是最新的管理学基础适用教材之一。全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突出实训,以帮助读者构建管理学基础平台。
本书第一版荣获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商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SKG杯”优秀教材评审三等奖。
本书是在2010年10月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管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案例、资料的更新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本书从适应高职高专教材改革需要出发,所述管理学理论简明精练、适用性强。教材立足于学科内容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反映当代管理学理论最新内容。重点介绍和说明基本知识,不进行理论展开,以实际案例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努力从方法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力求探索一种“讲、读、研、用、练”一体化的教材模式,以尽可能适应精讲多练、强调能力和能动性的新型教学方式的需要。全书的章节构架、篇幅容量切合高职高专对本课程教学的课时与要求,并为读者拓展相关知识与技能留下余地。与同类型的其他教科书相比较,本书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定位明确。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在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通俗实用。我们从实际出发探讨管理学理论,把管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上来,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编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案例、图形、表格、实例等以说明问题,同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书穿插了大量的小常识和小故事,以“知识链接”的方式引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读者于不知不觉之中迅速深入理论的核心部分,身临其境地得到锻炼。本书融教育、娱乐、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于一体,力求做到理论深入浅出,实训操作可行,帮助读者从中掌握管理的奥妙,提高管理实践能力。
(3) 内容新颖。本书采用新颖的教材编写体例,设计若干工具性栏目,如案例导入、知识链接、案例研究、项目小结、课后复习等,充分体现本教材的特色。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最大限度地精练,利用各种工具性栏目加强对管理学理论精髓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实现“必需、够用”意义上的编写原则。在教材内容上,我们坚持管理学的普遍性原则,突出一般组织的管理共性,即使在阐述某些理论时也以工商企业管理活动为分析对象,力求做到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概念准确、简明扼要。
(4) 结构合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全书依据项目、任务来编写。各项目均从案例导入入手,导出相关理论知识,并注重案例与相关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每一项目结尾均附有课后复习,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测评,提高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方桂萍、卢慧芳担任主编,窦予华为副主编。方桂萍负责拟定编写大纲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定稿,卢慧芳参与修订编写大纲与统稿,窦予华参与修订编写大纲并修改了书中的部分案例。编者具体分工: 方桂萍编写项目一,赵海霞编写项目二、项目四,卢慧芳编写项目六、项目十,窦予华编写项目三、项目九,杨晶编写项目五、项目八,刘灿亮编写项目七。
本书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坚持以提高读者的实践技能为主要编写目的,按照管理学基础的相关内容划分,统一规范编写体例。在撰写教材过程中,参考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著作,并尽可能对参考、引用的内容及观点作出解释。他们的著作和成果给了编者很大的启迪和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