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将语言功能划分为三大类:
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1985)。然而,韩礼德对前
两个功能论述较多,研究比较透彻,但对第三个功能——人际
功能,则只研究了语气、情态和语调,并将其看作是人际意义
的主要内容。如此,忽略了人际意义实现的其他手段。21 世纪
初,李战子博士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了人际功能没有得以充分
研究的事实,率先对话语的人际意义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
系列瞩目的成就,其中标志性的成果是《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
这本专著。受李战子研究的启发,在之后的十几年,围绕着人
际意义,学者们发表了大量论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
我们注意到,所有的成果都是以人际意义研究为中心延伸展开
的,虽然实现人际意义的方式不仅有情态动词、语气,还有其
他的手段,但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大都还是以情态研究为视角来
分析话语的人际意义。另外,我们发现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聚
焦于认识情态,而语篇中有关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还没有引起
学者们足够的重视。
鉴于此,本书将运用语用身份的概念,以我国首部大型医
疗剧《心术》与美剧《豪斯医生》(第1 季)为语料来源,将
这两部电视剧中的职场语境话语交际原文转录成文本语料,通
过对不同情境下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言语交际
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体现责任情态人际意义的词汇、语法层面
和语旨变量的各种选择,以及心理空间的动态构建过程来探讨
言语交际中医务人员角色的形成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通过考
察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我们既可以弄清楚发话人对话语命题
真实性所承担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
务,还可以了解发话者对受话人及相关事件的态度、发话人与
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以探究情态系统人际意义在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条件、体现方式以及主体性因素。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追踪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本书成稿之际,我们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本书的机构和个人。本书第一、二、三、六章由孙启耀撰写,约 8.8万字;第四、五、七章由王宁撰写,约 8万字,最后由孙启耀统稿。我们希望本书能引起更多人对责任情态研究的关注。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挚地希望广大师生和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孙启耀 王 宁 2015年 1月于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