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我们编写的《审计学》出版已近七年。在这期间本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和回应。近年来,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对国际审计准则作出了重大修订,我国审计实务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9年年初启动了《审计准则》修订项目,以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此项工作于2010年完成。为了全面反映2010年修订《审计准则》的新变化,反映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本书修订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修订了职业道德相关内容。根据2009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重新修订了本书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概念框架及其应用,审计对独立性的要求等内容。
2. 更新了《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根据2010年修订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修改了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重要性、风险评估、审计证据、函证、内部控制测试、关联方审计、非标准审计报告、会计估计审计、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错报、管理层声明、与治理层沟通等内容。
3. 增加了一些重要的新概念。根据2010年修订的《审计准则》,增加了一些审计准则中出现的重要新概念,比如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职业怀疑、职业判断、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等。
4. 修订了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根据2010年修订的《质量控制准则》,修改了本书有关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5. 修订了业务循环的相关内容。根据2010年修订的相关审计准则和审计实践的发展,相应地修改了本书相关业务循环审计的内容。
6. 修订了内部控制相关内容。根据2009年实施的《内部控制规范》等,修订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
7. 修订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根据2010年发布的《国家审计准则》和2013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准则》,修订了本书关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
8. 考虑到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发展变化和本书的篇幅,删除了原书的第十八章“验资、盈利预测审核及内部控制审核”。
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博士生韩冬梅、何亚南、刘文欢、蔡闫东、贺超、张丽霞、屈小兰参加了本书的修订。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时间,书中一定还有不少缺点乃至错误,欢迎各位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张继勋2014年9月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