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一门工程型的新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它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学科,其知识结构非常庞杂,内容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又综合了数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学生们一直感觉这是一门具有相当难度的课程。
本书编者自2005年起就为金融专业本科学生开设了金融工程这门课程,10年来曾经使用过许多版本的相关教材及参考书。尽管近十几年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金融工程教材,而且体系越来越完整,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本科生教学需要的问题:
(1) 在逻辑结构的编排上注重模块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前后次序,比如在讨论互换、期权之前就在金融工程基本方法中涉及对二者的价值分析;
(2) 在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处,对个别基本概念没有做出必要的说明,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困惑;
(3) 由于金融工程本身的内容极为丰富,绝大多数教材为了自身体系的完整,吸纳了许多过深或前后联系比较松散的内容,远远超过本科学生的需要。
作为10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编者不揣冒昧地将这门课程的讲义整理出来,汇成此书。在编写的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的国内翻译出版的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在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算等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同时吸收了国内优秀教材中的诸多内容,力求编写一本结构严谨、难度适中、例题与案例丰富、更适宜金融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比较有特色的教材。
本书的编写遵循这样一条逻辑主线: 首先介绍有效市场理论,因为后续的一切分析和讨论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之后介绍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讨论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及应用;最后将金融工程的理论、方法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综合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及投机和套利等具体实践活动之中。为此,编者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基本理论篇、金融工具篇和技术应用篇。基本理论篇包括第1~3章,主要介绍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金融工具篇包括第4~11章,系统、详细地介绍远期、期货、互换、期权四种基本衍生工具的概念、定价及应用;技术应用篇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主要介绍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和投机套利方面的应用。需要强调的是,本书处处渗透着无套利均衡分析的思想,这一思想是金融工程的精髓,更是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与领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限于本书编者的水平,不当和欠缺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尹常玲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