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们是一群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文物员,在镇远县文物局的组织下,在清华大学陈志华、李秋香老师的辅导下,撰写《镇远》这本书,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与镇远结缘,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年,长的四五十年。这与镇远的悠久历史相比,我们太年轻了。仅凭我们对镇远历史文化的一知半解,想要全面介绍镇远,难度实在太大。好在我们在保护镇远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接待过许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访问过许多镇远老人和相关人士,阅览过一些历史文献和乡土资料,认识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将听到的、看到的、认识到的关于镇远历史文化的信息忠实记载下来。
镇远城不仅是县城所在地,历史上还是府城所在地,民国时期一度在此设置“黔东道”,是贵州东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便于读者了解人称“黔东门户”“湘黔屏障”“滇黔锁钥”的古城镇远不同凡响的历史地位,在重点记载镇远文物古迹的同时,我们还将提及历史上的“镇远府”甚至于“黔东道”的著名文化遗存。由于文物部门在人称“山地建筑博物馆”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内办有《贵州民族民间建筑文化展览》,进而建立贵州民族建筑博物馆,陈列展出贵州许多乡土建筑文物的模型、图片和部件,对此,书中亦作了简要记述。
文物,不仅有事可说,有文可写,而且有物可看。因此,文字、图纸、照片,大约各占本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是本书有别于许多研究、介绍镇远的图书的地方。由于我们是保护管理镇远历史文化遗产的直接参与者,讲的都是耳闻、目睹、亲历、亲为的真实故事,因此,这是本书的又一特点。
镇远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还有许多学问我们不甚了了,编辑出版这本书,意在抛砖引玉,诚请广大读者与我们一道共同做好镇远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传承工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镇远境内的各种乡土建筑,下篇主要介绍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和贵州民族村寨及民族民俗建筑。
主编.吴正光2016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