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财务报表是传输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企业股东的投资决策、银行的信贷决策、企业供货商的赊销决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和资本运作决策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等机构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等,都基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利用。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不仅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重点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重要选修课程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必备知识。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企业财务会计数据的理解,能够运用财务数据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财务预警和考评企业整体业绩。因此,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编写了这本《企业财务分析》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联系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资料,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和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章前有重点内容介绍,每章后有本章小结、思考题、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关注资本市场的兴趣。本书既适用于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也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学生,并可作为财务分析人员的参考书或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本书第1版自2011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和认可,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对此我们深表感谢。由于最近几年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对原有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些均对会计实务产生了影响,同时本书所用上市公司实际案例资料也需要与时俱进,在这种客观环境下,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本书体系比较完整,因此本次修订未对教材结构做大的调整,主要是将书中所引用的上市公司案例全部更新,所用财务报表均截至2014年年底,希望给予读者最新的数据资料,以提高教材本身的时效性和报表分析的针对性。同时,本次修订还对个别章节和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和完善。

  本书仍然分为四篇:

  第一篇为财务分析基础,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财务分析的内容和目的、财务分析框架、财务分析的信息来源以及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等。第二章是对财务分析思路的拓展,主要介绍如何结合企业宏观环境、行业结构和经营战略等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更客观的评价。如果受课程学时所限,本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第二篇为财务报表分析,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本篇主要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系统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和分析思路。本篇内容实际上是对财务会计学内容的强化和进一步深入,可以采取以学生课下阅读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形式。

  第三篇为财务效率分析,包括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本篇是本书的重心,也是对第一篇和第二篇知识的具体运用,主要介绍了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报酬、发展能力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本篇介绍的指标大部分为我国财政部和国资委规定的企业考核指标,少部分是西方国家的分析指标以及根据财务分析需要自行设计的指标。

  第四篇为财务分析的扩展知识,包括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以及如何运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EVA)等方法对企业整体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本篇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本篇可以采取安排学生课下阅读,课上讨论的学习方式。

  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魏素艳教授担任主编,负责设计框架结构、拟定编写提纲、组织分工以及全书总纂和定稿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孙利沿副教授和张秀梅副教授担任本书副主编。各章编写分工如下:魏素艳,第一、二、七、八、九、十章;孙利沿,第三、四、五、六章;张秀梅,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此外,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单鹏启、李鸿杰、姚晓敏、张颖、姜凌进行了数据整理和习题核对工作。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妥之处,甚至存在错误和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编  者       ? 

  2015年10月28日于北京

  

  

 企业财务分析(第2版)

  

第一章  市场调查的基本原理 

  

II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