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奉献给大家的这本书,是在南开大学几代学人讲授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以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得而写成的。
在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和重要的学术地位。“政治经济学”这个用语也被学术界赋予了专门的含义,它通常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为思想来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社会经济的本质特征、运动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思维诸领域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在认识社会经济活动方面的具体运用。这一学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它特别注重揭示经济关系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并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中探寻经济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这种特有的研究方法,是社会上各种以直观感受为依据,以现象描述为内容的经济分析所不能代替、也无法与之相比的。政治经济学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构特征和深刻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推动的社会经济的运转规律和发展规律。当前,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积极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努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各种积极成果,同时不断探索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的演变趋势,改革旧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培育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生产关系,寻求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冯友兰先生曾经引用《诗经》上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诗,比喻社会主义新中国,把“旧邦新命”作为新中国的特点。对于当前正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中国人民来说,“旧邦新命”的形容显得更为贴切。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旧邦新命”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地位和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和理论著作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在近年来新出版的一些相关书籍中,存在一种刻意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借鉴”的名义大量插入西方主流经济学内容、在“创新”的旗号下用现象描述取代科学分析的倾向。这严重损害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及政治经济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逻辑,维护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断总结概括社会经济实践,深入阐述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仍是经济学者面临的严峻任务和历史责任。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在写作本书时将努力遵循以下原则。
1恪守对科学负责的严肃态度。本着推进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度责任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写作。
2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努力领会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与现实解释力,摒弃简单的引文摘句和教条式的原著解读,力图使本书的理论分析建立在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理解和心得积累的基础之上。
3秉承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由实践检验、并通过总结实践而不断得到丰富。经济科学尤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本书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努力推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化及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经济学要能够解释现实中的各种经济问题,更要能对各种经济现象进行理论思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由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大量争论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必然面临许多困难和不同观点。加之长期以来经济学理论受到各种流行思潮和常识思维的影响,纠正由此形成的成见和定见也会非常困难。但不管怎样,本书将力求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践性,为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缺陷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得到学术界同行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张俊山
2015年6月1日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