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11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 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地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http://baike.baidu.com/view/15194024.htm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1~5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主要投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等。截至2015年5月底,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累计实现各类投资1612亿美元,约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同时,截至2015年5月底,我国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地区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617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244亿美元,分别占到同期业务总规模的43.2%和43%。http://business.sohu.com/20150731/n417948395.shtml“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能否顺利实施,翻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5年7月31日是一个极其不寻常的、令人鼓舞的日子,中国北京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国际奥委会再次垂青北京,显示了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信心。
伴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国际贸易、体育等领域的发展,中国的翻译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翻译人才。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科学技术合作、文化交流、商务交往、贸易往来、国际竞赛,中国企业“走出去”,都离不开翻译,翻译是最重要的第一道关口。在经济全球化和时代信息化的当下,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凸显,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到日程上。我国的翻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中译外人才极度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瓶颈。
“高水平的翻译,中国还缺十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MTI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指出: “翻译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对应。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翻译业的蓬勃发展是必然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提高翻译的高等教育水平,才能满足未来对于翻译人才的需要。”http://www.sdzkw.com/zkzl/jiuye/200809/13999. html
毋庸置疑,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在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翻译人才方面责无旁贷。该专业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们熟悉基础翻译理论,了解中外文化,英汉双语语言基础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相关专业知识广博,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英汉口、笔译实践能力强,了解翻译及国际贸易行业的运作流程,能在涉外企业、跨国公司、大中型国际会议、留学机构、政府部门、国际文化科技交流、旅游、教育科研等领域从事翻译,进行跨文化沟通以及翻译项目管理。
国际贸易翻译实务前言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指示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中关于国际贸易翻译职业岗位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定位准确,覆盖面广。本书切合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符合国际贸易翻译师职业需要。各个模块首先开宗明义地导引出该模块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要点提示;然后针对这些目标和要点编写本模块有关国际商务翻译的教学内容。
(2) 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国际商务翻译专业的主干与核心课程的内容,共计14个模块,包括国际贸易谈判翻译、商品说明书翻译、国际市场营销翻译、国际物流翻译、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翻译、国际货运保险翻译、国际金融翻译,等等。同时,针对不同的翻译模块,首先分析该模块国际商务翻译的语言文体特点;然后提出合适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与技巧。既有理论思辨,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3) 突出重点,难易相宜。一方面,本书涵盖了14个国际商务翻译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词语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篇章翻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国际贸易翻译知识与技巧。
(4) 学以致用,讲练结合。具体体现在: ①每个模块均配有精练的习题集以及精准的案例分析本书配有《国际贸易翻译习题集》,将于2018年2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②结合全书内容,设置了5套完整的试题,便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模拟测试,针对难度大的翻译练习和试题,书中给出了合理的分析与指导,以保证学习效果。
(5) 知识链接,适用性强。本书在每个模块之后均配有知识链接,方便学生自学。知识链接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可以起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珺负责全书的总设计、总撰稿和统稿。各章节的编写分工如下: 徐珺编写模块一、模块四、模块七和模块十,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肖海燕编写模块三、模块五、模块六和模块十四,石河子大学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自正权编写模块二、模块八、模块九和模块十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硕士/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李依林编写模块十二和模块十三。
本书能够顺利的出版,得益于中国贸促会商业分会、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和教务处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对此,我们尽可能一一标注。但由于参考的文献多,跨度大,在标注其出处时难免有所遗漏。如果疏漏了某些文献,恳望相关作者、读者在予以谅解的同时,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电话告诉我们,以便再版时补充或者更正,以利后续研究与教学。在此,谨向所有相关作者和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简言之,本书结合新形势下国际商务翻译人才的客观需要,精心选材,合理组织,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掌握国际商务翻译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商务翻译的原则,灵活运用商务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准确、得体地进行英汉—汉英双语翻译。本书既是高等学校翻译专业的教材,也是国际贸易翻译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衔接教材。同时适合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以及金融专业、法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跨文化交际专业、旅游专业使用,也适合企业培训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使用。
囿于编著者水平,且编写时间有限,书中差错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徐珺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