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又云:“笔端肤寸,膏润天下,文章之用,极其至矣。”(刘禹锡《唐故
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作为一种技
能,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它;甚至可以说,作文将伴随人的
一生。而作文技能的获得和升格,大都是在中学阶段完成的。既如此,
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当智慧地教引学生练写作文,给他们“出点子”“指
路子”“搭梯子”,让他们能够迅速突破训练瓶颈,成功驾驭常见文体,
拾级而上,登堂入室;作为学生,就应当在老师的引领下,灵活地借
用“点子”,细心地走对“路子”,聪明地爬上“梯子”,扎扎实实地演
练常见文体的写法,以真正学到受益终身的作文“本事”。
人们都说:作文有法而无定法。因此,有志于推动中学作文教学的
志士能人,都各献其智慧,各出其招数,写文章,撰专著,编集子,使
得中学作文教学百花园中品种与日俱增,花色灿烂夺目,这必将大大
促进中学作文教学,给教与学双方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有道是:一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总认为,关乎中学作文导练的文
章、专著等,多点要比稀少好、丰富要比单一好。唯如此,执教者方
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择取自己喜欢且管用的作文“点子”去教,为
学者才可依照自己的意愿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作文“法子”去练。基
于这种理解认识,笔者不想只当一个坐享其成的教书匠,而愿做一位
拔丁抽楔的探索者,于是不揣浅见,不藏拙陋,用心撰写了这本《智
教高中作文50 问》。该书不仅大致涵盖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IV
智教高中作文50 问
实验教科书”语文五个模块以及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所设定
的28 个作文基本训练点,而且根据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标高和高考作
文的现实要求,增加了必要的练点,强化了相应的重点,意在通过指向
明确的系列导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文体的写法,快速升格,跃上
高阶。
笔者于1979 年大学毕业走上中学语文教书岗位,迄今已历三十五
载。现在盘点捡抄记忆,初上讲台的几年,可谓“胸无兵法”,稀里糊
涂地教练作文;接下来的十来年,基本上是跟着名家行家走,鹦鹉学
舌而已,少有心得体会;近二十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教书阅历的
丰富,在不断汲取他人作文教法的同时,也用心积累起一些指导学生
作文的经验,经过不断地教学尝试,成功案例日丰,技巧方法渐多,
逐渐形成了一套作文教练模式。这套模式精心设置了50 问,每问紧扣
一个作文教练突破口,重在要言不烦地说法子,出点子,指路子,以
期为辛勤耕耘在语文之田的同行更加智慧地教引作文提供借鉴,故将
拙著命名为《智教高中作文50 问》。
经验告诉我们,有了对路的技巧方法,做起事来事半功倍;缺
少一定的技巧方法,费尽辛苦收效甚微。《智教高中作文50 问》的
鲜明特色正在于:著者从高中作文教练的实战出发,选用比较新颖
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突破口,智出点子,妙支招数,巧指路径。
其具体做法为:先“授以技法”,力求表述简明,便于记忆操作;再
“配以例子”,务求选例精彩,具有示范价值。如此技法与例子结合,
一是为了读者因法悟例,以例证法,法例参照,增强实效;二是为
了“道夫先路”,使教练作文的路径明确,配好钥匙,能引领学生顺
利打开作文之锁。
说心里话,我看过不少中学作文方面的导练用书,受益匪浅,但
那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用起来自然不会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效果
倍增。于是在苦心探索,精心梳理,用心验证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倾情撰写了这本《智教高中作文50 问》。书中确乎荟萃了诸多高招妙
V
前言?
法,于平时,执教者若按点指导练笔,则学生作文跻身高格有望;于
临场,执教者若用相关“点子”指导应试,则学生作文突破高分可
期。此说是否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结论由读过、用过的“你”
来下。
本书借鉴、援引了语文同仁的一些新见或材料,恕未一一注明。
由于撰写时间仓促,加之笔者学养有限,尽管几经推敲修改,书中错
谬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祈请先达同仁不吝赐教!